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我的时代1979! > 第四十章 《钟山》邀稿

第四十章 《钟山》邀稿

第四十章 《钟山》邀稿 (第2/2页)

“今天下午,军区文艺慰问团走进二连操场,许成军一把吉他弹唱想家的歌,战士们听得热泪盈眶……”
  
  大家都很好奇,
  
  是什么样的歌用吉他弹出来能让战士们跟着热泪盈眶?
  
  “成军,你这歌唱的快比你搞创作强了啊!”
  
  “恰逢其会了。”
  
  “还是怪谦虚的~”
  
  绿皮火车驶出南京站时,夕阳正把天边染成橘红色。
  
  许成军靠窗坐着,手里摩挲着老兵给的弹壳摆件,窗外的稻田飞快向后退,偶尔能看见路边扛着锄头回家的农民。
  
  风雨农耕,造炬成阳。
  
  茹智鹃坐在他对面,正翻着许成军刚给她的《八音盒》手稿,时不时在空白处画个小圈,那是她改稿时的习惯。
  
  陈沖和陶雨铃坐在斜后方,正凑在一起看战士们送的照片。
  
  有集体合影,还有小战士偷偷塞给陈沖的、自己画的《小花》插画。
  
  陈沖指着画里歪歪扭扭的“赵小花”,笑着跟陶雨铃说:“你看这画,比电影里的我还精神呢!”
  
  陶雨铃点点头,眼里满是温和:“这些孩子心细,记着咱们的好呢。”
  
  许成军看的也诧异。
  
  女人真是稀奇,军营里还在掐架。
  
  这会就好了?
  
  娱乐圈的女人可能更稀奇。
  
  火车刚过镇江,茹智鹃忽然眼睛一亮,朝着过道另一边挥了挥手:“艾主席!这么巧,您也坐这趟车?”
  
  许成军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只见一个穿灰色中山装的中年人走过来,头发梳得整齐,手里拎着个黑色公文包,脸上带着温和的笑。
  
  正是苏省作协主席艾轩,“苏省60年文学第一人”。
  
  许成军这段时间在复旦恶补了不少当代作品,恰好在《人民文学》上见过他的照片,《钟山》杂志就是在他手里办得越来越有影响力的。
  
  “志鹃啊,可不是巧嘛!”
  
  艾轩在茹智鹃旁边的空位坐下,刚放下包就注意到了许成军,“这位是?”
  
  “这就是我跟您提过的许成军,《红绸》的作者,这次跟我们一起去军区慰问的。”
  
  茹智鹃笑着介绍,又转向许成军,“成军,这是艾轩主席,咱们江苏作协的领头人,你可得好好跟他聊聊。”
  
  许成军赶紧站起来,伸手跟艾轩握了握:“艾主席您好,我是许成军,一直拜读您的作品。”
  
  艾轩握着他的手,力道很轻却很稳,眼里满是欣赏:“不用这么客气,我早听说你了!《谷仓》《试衣镜》各有风采,尤其是《红绸》我看了三遍,写得太戳人了。
  
  现在的年轻作家,能沉下心写普通人的苦与暖的,不多了。你呀,可是咱们文艺界的后起之秀,比我年轻时厉害多了!”
  
  这话让许成军多少有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您过奖了,我跟您比差得远了。”
  
  “这就够了!”
  
  艾轩摆摆手,从公文包里掏出本杂志放在桌上,“文学本来就是写人的故事,你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路,前一阵我和至成还说你这文风已经成一家之言,后续发展缺的只是时间。”
  
  至成,说的是叶至成。
  
  著名剧作家、编辑家,叶圣陶之子。
  
  1979年任《雨花》杂志主编,与方芝共同筹备《青春》杂志创刊。
  
  和艾轩一样属于是南京文学界的核心人物之一。
  
  “过奖.”
  
  “一点没过奖,现在的作家,涵盖老中青,作品我看遍了,你是最独具一格的,《试衣镜》的先锋姿态,《红绸》的叙事逻辑,都很有风格,我们现在的文坛,就缺了你这种态度!“
  
  “艾主席,您这别把小许夸的不好意思跟您聊天了!”
  
  “不好意思?”
  
  “《试衣镜》可是这次全国优秀短篇的预选第一名啊!我老眼昏花,其他人还能和我一样不成?”
  
  许成军也笑了:“兴许是读者看错了~”
  
  “你现在佳作频出,以后恐怕要拿奖拿到手软呦!”
  
  “奖项哪有那么好拿。”
  
  艾轩哈哈一笑,突然想到什么,连忙说:“对了,最近有没有新作?《钟山》正缺你这样的好稿子呢。”
  
  许成军点头说:“有一篇中篇,叫《八音盒》。”
  
  “也是《试衣镜》这样的写法?”
  
  “不太像,但是肯定和文坛当前的写法不太一样。”
  
  “哦?”
  
  茹智鹃在旁边笑呵呵地插话:“这稿子啊,他早给我看过了,我还帮着改了两个小细节呢!”
  
  艾轩一听更感兴趣了,身体往前凑了凑:“哦?那可太好了!成军,我今天就跟你直说了——我代表《钟山》向你邀稿,这篇《八音盒》,能不能给我们杂志首发?”
  
  许成军还没开口,茹智鹃就先笑了:“艾主席,你这邀稿晚了一步——他这稿子,早就投出去了。”
  
  艾轩愣了一下,有点惋惜地问:“投给谁了?是《收获》还是《人民文学》?”
  
  “投给我了!”
  
  茹智鹃指了指自己,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我是《沪上文学》的编辑,这么好的稿子,我能让它跑了?早就跟他约好了,等他改完就发我们下!”
  
  艾轩一听,忍不住笑了:“好你个智鹃,藏得够深啊!不过也不亏,《沪上文学》有这篇稿子,下期销量肯定差不了。
  
  成军,下次有新作,可得先想着《钟山》啊,我随时等着你的稿子!”
  
  许成军赶紧点头:“一定一定,下次写完第一时间给您看。”
  
  火车快到苏州站时,艾轩要下车了。
  
  他临走前又拍了拍许成军的肩,留下了他的通讯地址:“好好写,多关注基层的人和事,你的笔有温度,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东西。以后有机会再来金陵到我这坐坐。”
  
  许成军笑着应和。
  
  他对艾轩其实还是挺有好感的,那个年代能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人不用说别的,拿出这个身份就值得人尊重一二。
  
  更别提在文学领域以及编辑领域丰硕的成果。
  
  许成军对他的印象是一则趣事。
  
  1996年,他自费举办散文作品研讨会,在《预请柬》中明确“无烟酒盛宴、无红包礼品”,仅以盒饭招待与会者,被文学界传为佳话。
  
  看着艾轩的身影消失在站台,茹智鹃笑着对许成军说:“现在你啊,连艾主席都追着要稿!”
  
  “看您,又在这逗乐了不是?人家说说还能当真?”
  
  “不当真好啊,下一篇稿子还给我们《沪上文学》如何?”
  
  许成军瞬间闭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