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敬礼之前 (第1/2页)
凌晨四点零七分,安全屋内的空气凝滞如固体。
宋昭褪下外套,坐在桌前,那枚失落了二十年的警徽,正静静躺在黑色丝绒布上。
它冰冷,陈旧,边角已被岁月磨损,但中央的国徽图案依旧清晰,像一颗不肯闭上的眼睛。
他戴上薄如蝉翼的防静电手套,指尖的每一次靠近,都像是在接近一个积蓄了二十年能量的雷暴中心。
当指腹最终触碰到那冰冷的金属表面时,预想中的电流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场源自颅骨内部的猛烈爆炸。
剧痛如烧红的钢针,瞬间贯穿了他的太阳穴,整个世界在他眼前扭曲、碎裂,然后重组成一片猩红的火光。
这一次,他不再是站在老张身后的旁观者,而是被拽进了记忆的最深处,一个被他自己遗忘的、属于父亲的终焉时刻。
“对回溯的再回溯”……启动。
1998年的冬夜,寒风像刀子一样刮过西街。
37号,一栋废弃的旧式小楼门口,他的父亲宋建国,穿着那件他记忆中总是很挺括的警服,身形却在风中显得异常单薄。
他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牛皮纸文件袋,对面,两个身形高大的黑衣人堵住了他的去路,他们的脸隐在阴影里,模糊不清。
“宋建国,周书记让你走,别不识抬举。”其中一个黑衣人开口,声音沙哑,像砂纸摩擦着生锈的铁。
宋昭看见,父亲摇了摇头,那动作缓慢而坚定。
“证据在我手里,你们烧不掉。”他的声音不大,却在呼啸的寒风中清晰可辨,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下一秒,暴力降临。
父亲被两人粗暴地拖拽着,踉跄着被推进了小楼。
紧接着,刺鼻的汽油味弥漫开来,火光冲天而起,将整个夜空映成一片绝望的橘红色。
烈焰吞噬了一切,宋昭感到皮肤传来灼烧的刺痛,那是父亲的痛感,跨越了二十年的时空,烙印在他的神经末梢。
在熊熊烈火中,父亲没有惨叫,没有挣扎,只是用尽最后的力气蜷缩起身体,将那枚警徽死死地护在胸口,用血肉之躯为它隔绝烈焰。
他的嘴唇在剧痛中微微翕动,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但宋昭却清晰地“听”到了那两个字——
守住。
宋昭猛地睁开双眼,胸口剧烈起伏,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仿佛刚从深水中挣扎上岸。
眼前的安全屋依旧安静,窗外还是那片沉沉的黑夜,但他脸颊上,两行滚烫的泪水已无声滑落。
他终于明白了。
父亲不是死于一场意外的火灾,不是死于疏忽大意。
他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他不是去送死,他是去赴约,用自己的生命,为那份无法送出的证据,留下最后一颗火种。
上午十一点五十六分,停在隐蔽车库里的技术支援车内,气氛严肃而高效。
苏晚的指尖在键盘上飞速跳跃,她根据宋昭口述的回溯细节,结合当年火灾现场的勘测图和建筑力学模型,在屏幕上重建了西街37号最后的悲剧。
三维模型中,一个代表宋建国的红色光点,行动轨迹清晰无比:他并非被动地被拖入火场深处,而是在被推入后,主动向建筑的承重柱方向移动,那里是结构最稳固,最不容易第一时间坍塌的地方。
“他不是在逃生,”苏晚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敬佩与震撼,“他是想为自己争取时间。”
“没错。”一旁的董岚调出了市局档案库里一份被尘封的消防报告,她指着其中一行数据,声音低沉得可怕,“报告显示,火场中心温度虽然极高,但并非瞬间达到致死温度。根据他当时的位置和衣物材质分析,他极有可能在失去意识前,在火中存活了至少十分钟。”
十分钟。在烈火焚身的地狱里,足以将人的意志烧成灰烬的十分钟。
车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宋昭盯着屏幕上那个孤独的红点,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
他想做什么?
他想留下什么?
“他是想留下证言……”董岚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他以为会有人来救他,以为消防员能听到他的话……但他不知道,那场火灾的出警记录被异常延迟了十五分钟。没人听见。”
宋昭沉默了许久,然后,他抬起头,眼神中再无迷茫,只剩下一种冰冷的决绝。
他将苏晚重建的影像片段导入剪辑软件,删除了所有声音,只保留了父亲最后蜷缩护住警徽的特写,以及唇语专家根据口型还原出的那两个字。
他将视频的播放速度调至最慢,那无声的口型,在火光映照下,显得无比清晰,也无比沉重。
他将文件命名为:《默片证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