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谁在点灯 (第2/2页)
“墙后有东西,一个恒温的密室。”
另一边,苏晚正埋首于一堆泛黄的手稿中,那是她从一位民俗老教授那里借来的《江城灯俗考》。
她将其中一页的拓印图案与监控中“小舟”袖口刺绣的高清截图进行比对,眉头紧锁。
“没错,这是‘许氏宗灯图腾’,清末许氏家族一个极其隐秘的分支族谱里才有记载。这个图腾代表的不是灯笼,而是持灯人。”她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寒意,“宋昭,这根本不是什么民间组织或利益团伙……这是一条用血缘和百年秘密编织起来的,世袭的罪恶锁链。”
车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就在这时,车窗被轻轻敲响。
三人同时一惊,望向窗外。
陈默那张毫无表情的脸贴在玻璃上,像一个沉默的影子。
他没有说话,只是将一张折叠的纸条从车窗的缝隙里塞了进来,随即转身,悄无声息地融入了黎明前的黑暗。
宋昭展开纸条,上面只有一行用笔尖刻划出的字,力透纸背:
“B区7号炉——别带枪,他们等你空手。”
清晨五点五十九分,天光微亮,殡仪馆外围的薄雾尚未散尽。
宋昭独自一人蹲守在B区外墙的通风口旁,周围是死一般的寂静。
他没有理会那张诡异的纸条,更没有鲁莽地闯入。
他的手中,紧紧握着那枚冰凉的青铜挂饰,那枚引魂照路的信标。
他深吸一口气,没有靠近大门,反而将挂饰从通风口的缝隙中,轻轻地塞了进去。
金属与管道内壁碰撞,发出一声微不可闻的轻响,随即消失在黑暗中。
做完这一切,他迅速退入一旁的灌木丛,将自己的气息完全隐匿。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十分钟后,一道佝偻的黑影从殡仪馆的侧门悄然闪出,径直来到通风口下。
他熟练地伸手进去,摸索片刻,将那枚青铜挂饰取了出来。
借着晨曦,宋昭看清了那张脸——是老秦。
老秦并没有立刻离开。
他走到一个避风的角落,从怀里摸出一盏样式古旧的小油灯,点燃。
豆大的火苗摇曳着,映照出他脸上复杂的纹路。
他将青铜挂饰置于灯前,嘴唇翕动,像是在低声念诵着某种古老的经文。
宋昭正准备靠近,变故突生。
老秦猛地抬起头,他慌乱地吹熄油灯,抓起挂饰,头也不回地快步离去,消失在晨雾深处。
一阵冷风吹过,灯芯上那一星残火明灭不定。
风停的瞬间,火光最后一次跳动,恰好映亮了老秦刚刚停留过的墙面。
那里,多了一道用利器新刻下的符号——一个扭曲的、形似灯笼的门。
与许照山地窖中,那个“入灯门”的标记,一模一样。
宋昭的拳头瞬间握紧,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一个冰冷的念头贯穿了他的大脑:老秦,根本不是他安插的线人。
他一直都是“灯奴”的守门人。
那么,陈默的那张纸条,或许根本不是善意的警告。
那是一封……邀请函。
他抬起头,望向殡仪馆那栋沉默的建筑,它在晨光中像一头匍匐的巨兽。
他终于明白,敌人想要的不是一场猫鼠游戏,而是一次正式的会面。
他们不怕他来,甚至渴望他来。
B区7号炉不是陷阱的终点,而是迷宫的入口。
要破解这个百年血脉构建的罪恶迷宫,他不能只靠追踪和推理。
他需要一张地图。
不是人际关系网的图谱,而是一张由钢铁、水泥和秘密通道构成的,真正的建筑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