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2章 流言不能信啊 (第2/2页)
“若是她徒有虚名,不过是顾九翎请来撑场面的幌子……”
“咱们就帮顾九翎一把,将这出好戏传得更热闹些,让全江都城的人都知道,天香楼找了个女人当什么狗屁顾问,靠这女子演戏博人眼球。”
管事连忙应下,心里面却也没把江小满当回事。
在他看来,一个摆小吃摊的女子,就算懂些吃食,也顶多就是会做几样家常小吃,哪里会懂酒楼后厨里的大规矩?更别提同国都城来的王氏传人比了。
第二天一早,聚鲜楼的管事李福来换了身粗布衣裳,便不紧不慢地往江小满的小吃摊去。
刚到巷口,远远就看到有个摊子前围了不少人,走进,才发现,正是江小满的摊子。
此时,阿勇正低头包着小笼包,只见他手指轻巧地翻飞着,只是几个眨眼的功夫,一只拥有完美褶子的小笼包便包好了。
江小满接过他递来的小笼包,整齐地码在蒸笼里,一笼摆满八个,便放到炉子上去蒸,两人配合得很是默契。
李福来将这些看在眼内,心里就更不屑了,不过是个帮男人搭把手的小娘子,能有什么真本事?
等排到他时,他故意拿出一角碎银,往江小满面前一拍,语气里带着几分轻慢,“老板娘,来一笼小笼包,一碗三鲜馉饳,还有那、那凉粉也来一份。”
江小满抬头看了他一眼,只觉得这人虽穿粗布衣,但手上并无厚茧,脸上也白净得很,她压下心头疑惑,并未多言,只是点头应着,“稍等,小笼需要现蒸,大概要等一盏茶的功夫。”
李福来抱着胳膊站在一旁,没急着寻位子坐下,他假装好奇打量着周围,实则在偷听周围食客的议论。
“江娘子的小笼包比聚鲜楼的蟹黄汤包还要鲜。”
“听说阿勇说,过段时日,螃蟹大量上市,价格便宜后,他们摊子上也会卖蟹粉小笼。”
“真的假的?什么时候?届时我一定早早来排队!”
“只怕排队都买不到!还是早早找阿勇定上一笼!”
……
李福来听后,眼中满是嘲讽之意,不过是些没吃过好东西的市井百姓,还吹嘘什么蟹粉汤包,他们能吃过?
他没等多久,江小满便端上一笼热气腾腾的小笼包,还有他点的三鲜馉饳和凉粉,“您慢用。”
李福来捏着筷子,用袖管擦了半天,才漫不经心地夹起一个小笼包来。
他薄皮咬破的瞬间,滚烫的汤汁裹着猪肉的鲜劲涌进口腔,那料汁里竟还藏着一丝清甜的姜香,恰好压了肉腥,连油腻感都化得干干净净。
他心里猛地一阵,若是按这个水准加蟹粉,做出来的蟹粉小笼,怕是比聚鲜楼花重金请的大厨做的还惊艳!
他脸上却未显露半分,他见江小满站在他身侧,似是在等着他评价,赶忙含糊了一句,“味道还行,比别家强点。”
江小满嘴角微扬,似是转身去忙活别的事情了。
李福来这才问着同他坐一桌的客人,假装闲聊,“老哥,这摊子老板本事不小啊,这手艺是家传的?”
那食客恰好是梨花巷的住户,平日里家中不做吃食时便来江小满的摊子上吃饭。
他从兜里掏出一把瓜子递给李福来,“你是外地来的吧?竟然不知道江娘子的事?”
李福来顺势接过瓜子,嗑着,“是啊,刚来江都城没几日,瞧着这摊子上人多,便来买一份吃食试试。”
“原来如此!”那食客自来熟,咧着嘴就道,“江娘子是上官家的冲喜娘子,嫁过来前日子别提过得有多难了。”
“听说上官家以前是做大官的,后来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来咱们江都城定居了。”
“据说,上官夫人身子弱,不方便出来抛头露面,故而便将家里的吃食方子给了儿媳,让她出来摆摊谋生,供上官公子去书院读书。”
李福来一听,心里的疑惑瞬间解开了,难怪这味道不错,原是沾了上官家的光。
他还当江小满真有什么本事呢。
不过是个拿富贵人家方子谋生的冲喜娘子罢了。
至于上官家,他之前好像听东家提过一嘴,确实是官宦世家,家中有些吃食方子实属正常。
不过,眼下居然要靠这些家传的吃食方子谋生,可见早已没落,哪有能力同他们聚鲜楼抗衡?
李福来越想越笃定,三两口扒完剩下的吃食,火急火燎地就往聚鲜楼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