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节 安监 (第1/2页)
苏牧早早的就来到了办公室,在科里其他人还没有到的时候就已经把办公室打扫完毕,然后就坐在了自己的办公桌前,习惯性的翻看着科长交给他的《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这是一本关于安全生产相关法律的汇编,也是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的教材之一。
苏牧到安监局后被分在了执法监督科,科长是一位已经过了五十的老同志,巧合的是也姓严,名中华,在安监局的执法监督科岗位上已经了工作了几十年了,在安监局还属于发改委辖下的二级职能局时就已经是这个科的科长了,可惜一直没能再进一步,但在区里算是安全生产执法监督的专家级人员了,局内很多人包括分管副局长在业务方面都很尊重他。当然安监局不是一个大的职能局,只含有执法监督科、危化品监督科、办公室以及名义上存在的执法大队四个科室,人员也不多,连一正三副四个局长在内总共不到二十个人,而苏牧所在的执法监督科只有科长一名、科员两个以及一名专职驾驶员,当然现在还要加上苏牧了,五个人都聚在这间不大的办公室中。分管执法监督科的副局长姓陈,另外还有一位姓陆的退居二线的前领导协助陈副局长。因此整个区的规模以上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除了危化品条线由危化品监督科负责外,就是由这七个人负责监督检查和执法的。
苏牧翻看着手中的法律汇编,脑中不由想起严中华交给他这本书时给他说的话,“当初定岗招人的时候,我们的打算是想要能够直接做事的人,定的是在街道安监站工作过的那位,但是据说他在考试中表现实在太糟糕了,让领导都没法偏袒了,所以没法录取,最后从其他人中择优录取了你。你对我们安监这块恐怕是完全不懂,虽然你通过了司法考试,在局里甚至在区政府里都可以算是难得的人才了,但是你恐怕对安全生产这块的法律知识也是懂得不多的,所以你要赶快把安全生产法律知识补起来,后面等上级组织培训班的时候你再去补上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但是你必须抓紧,实在是没有太多时间给你慢慢学。”
苏牧初听这番话时是带着一丝不屑的,觉得自己虽然没有学过安全生产法律知识,但是自己既然能通过司法考试了,那么将这块知识补上也不过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学会相关法律规定后那还做不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啊?但是现在苏牧不得不承认自己是被局限的认知所误导了,不说其他,就手中这本法律汇编中的所有法律条文就是自己这么多年的法律学习中从没接触过的,更不要说其中还包含的行政规章、地方法规、文件规定了。总之,苏牧现在深深的赞同严中华对自己的那番话语,自己在安全生产部门法中也是一个小白,一切都得从头再学。
“小苏,这么早就在看书呢。”科员中相对年轻的那位一进来就跟苏牧招呼道。
“早,王哥。”苏牧抬头微笑着回应道,这位科员姓王,名长坤,苏牧跟局里其他年轻同志一起叫他王哥。另一个科员的姓氏比较特殊,姓昝,名秋宇,让苏牧费了不少的脑细胞才将这个姓氏记住,随大流的称呼他为昝主任。
“你先收拾收拾,我去食堂吃个早饭,待会你跟我一起去企业进行检查。”王长坤将手中的东西放在办公桌上后跟苏牧说道。
“好的,王哥。”苏牧点点头答道,眼睛却是继续看着法律条文,直到把这一节看完。苏牧习惯性的看了一下时间,然后将自己刚到手不久的行政执法证和工作记录本往自己的包里一塞后就坐在那发呆,直到严中华、昝秋宇两人先后进入办公室。
“小苏,你今天跟王长坤去企业检查,要注意多学习,有不懂的就问王长坤。”严中华边喝着水边对苏牧说道。
“嗯嗯,好的,我知道了。”苏牧赶忙点头应道。
“快九点了,王长坤怎么还没来?”严中华微微皱了一下眉头,“今天有工作任务的。”
“王哥已经到了,现在在食堂呢。”苏牧赶忙解释道。
“那他要等九点才能下来了。”昝秋宇笑呵呵说道。
严中华没有再言语,只是拿起办公桌上的资料看起来。而苏牧时不时的看看电脑上的时间,如昝秋宇所说,九点刚过没多久,王长坤就回到了办公室,显然是在九点准时离开的食堂。
王长坤进门跟严中华、昝秋宇打过招呼后,就对苏牧喊道,“小苏,走了。”
“好的。”苏牧拿起包站了起来,临走时跟严中华、昝秋宇打了声招呼,“严科,昝主任,那我跟王哥出去了。”
车是安监局专用的安监执法车,驾驶员却不是那位专职驾驶员,而是王长坤自己开的,苏牧也没问那位驾驶员杜晓云去哪了,只是问了一句:“王哥,我们去哪?”
“先去长阳公司,是一家砖厂。”
“砖厂!我们区里居然还有砖厂?”苏牧被王长坤的回答惊讶到了,“在哪里啊?我还以为我们这边的砖石都是外地运进来的呢。”
“就在长江边上,区里也就就那一家了,是国企改制过来的。”王长坤边开车边向苏牧解释道,“这个大夏天的,这么热,要去看看,万一出事了就糟了。”
“这么热的天气,砖厂还生产?那砖窑得多热啊?”
“现在主要是在早上和晚上的时间段进行生产,现在至少应该不会开窑的。”王长坤解释道,“到了之后你看一下就知道了,区里一直想关了这厂,但是没抓手啊。”
苏牧到厂后发现厂址居然离自己家之前的老房子没有多远。“得,以后还是不要说自己是本地人了,我都不知道这里居然有砖厂,我一直以为这里的高烟囱都是电厂的呢。”苏牧有点自嘲的对着王长坤说道。
王长坤没有接他的自我吐槽,而是带头向一幢三层的、建筑式样跟苏牧曾经居住的那幢楼相差无几的办公楼走去,那边已经有两个人迎了过来。苏牧第一眼就感觉这两人应该是跟自己父亲同类的人,都有着一种国企或大集体企业职工的那种意味。苏牧立即跟在王长坤后面走了过去。
王长坤跟两个人打了一会哈哈后就给苏牧和两个人都做了介绍,这两人是这个厂的厂长和安全员。两人听到王哥介绍,立即带着一点讨好的笑容跟苏牧打招呼表示欢迎,然后转向王长坤,“王科、苏科,我们是先去办公室坐坐还是先去场地转转?”
“现在在烧砖吗?”王长坤问道。
“没有,现在天太热了,只能制砖胚了。”
“工人呢?”
“都回去休息了。”都是厂长在回答,安全员在一边显得有点拘谨。
“那先去场地转一圈,然后再去办公室。”王长坤点头道。
“好的,那这边走。”厂长立即笑道,而安全员直接带头走到了前面。苏牧跟在最后到处看看,对于眼前的一切都感到十分新鲜,尤其是砖窑里垒放好的砖胚,这都是他第一次见到。
“高温这块的安全防护工作资料呢?”四人在转了一圈后来到了办公室,王长坤直接问道。
“在这里呢。”安全员递过一本硬封面的本子,苏牧一看就知道这种本子肯定是在企业改制之前留下的。
王长坤一边看一边问着,而苏牧将厂长的回答内容都记了下来,比如工人的高温费按照工种的不同分别提高到了80元、100元、160元了;工人尤其是成品车间工人实行强制休息,每天上午工作时间不超过十点,避过高温;工作中每天给工人发放两次冷饮,冷饮的标准也从原来的8角提高到了3元,同时准备了藿香茶让工人随时能喝;给工人发了毛巾和清凉油等高温用品;在工作区域增添了就地冲洗的装置。厂长最后带着一点骄傲的说道,“今年到现在为止,我们厂里没有一人中暑、发热。”
苏牧听着厂长的回答,感觉这些都跟自己小时候父母在夏天的福利差不多,还记得偶尔厂里提供了橘子水的时候,自己一得到消息就马上拿着家里最大的大茶缸去接的情形,这可是孩子才有的特权,没想到快二十年了还有企业仍然是这一套。这家企业处处透露着以前作为国企或者大集体企业的影子。
“工人年纪都不小了啊,你们要特别注意啊,千万不能出事啊。”王长坤嘱咐道。
“嗯嗯,会的,现在大家都是为了养家糊口,出点事都是一家的事,”厂长诺诺道,“现在大家都注意着,所以太热了就干脆不做了。厂里的安全员每天都会对成品车间这样的重点补位进行中重点管理的,我们厂领导也会每天都进行车间检查,班组、车间都会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安全的长效管理落实到位。”
苏牧听着这番话就知道这个厂长肯定是在改制前就是一个管理者了,不然这些话不可能说的那么顺溜,至少自己当初在村里的时候,那些土老板们是说不出这番话来的,或者说至少不会说的这么顺滑。
“行吧,那你们注意,对危险点的排查管理要加强,要做好书面记录,并发挥好工会的作用。我们就先走了。”王长坤说着就将手中的资料交还给那位安全员,然后起身带着苏牧离开了。
在两人上车的时候,那个安全员突然跑了过来,递给王长坤两包硬中华香烟,“王科、苏科,你们路上抽。”
“好的,谢谢啊。”王长坤完全没有犹豫,直接接了过来,然后把一包香烟交给了苏牧,另一包放进了自己包里。
“走了啊。”王长坤待车子启动后又大喊了一声才出发。
“王哥,我们下面去哪?”苏牧将烟放进包里后,看看时间发现才十点出头就问了一句。
“去一趟国盛水泥预制厂。”王长坤直接道。苏牧知道,这是在自己原来所在街道的一个行政村里的企业,企业老板从村里租了一大块土地,建了厂房,主要经营水泥预制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