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4 章 找到切入点 (第1/2页)
周二清晨,李毅飞踏入市委大楼走廊,脚下光可鉴人的地砖反馈着一种异样的洁净感。
空气里飘散着淡淡的消毒水气味,比平日更浓。
李毅飞眼角余光扫到走廊尽头,一个陌生的后勤人员正背对着他,在擦拭着本就锃亮的窗框,动作缓慢而刻意。
李毅飞面色如常,心中却冷笑一声:监视的级别提高了,从暗处挪到了明处,这是一种无声的警告,意在制造心理压力。
李毅飞像前几天一样开门、开灯、给窗台的绿萝浇水,然后坐下,按下热水壶开关。
水沸的呜呜声打破了办公室的寂静。
打开电脑,屏幕上反射出李毅飞平静无波的脸。
对手越是紧张,越是说明他接近了某些核心区域。
这种表面的“严密监控”,反而暴露了其内里的虚弱。
上午九点的政法委书记办公会,气氛微妙。
王卓依旧是主角,汇报近期工作时,言辞更加谨慎,每一个数据都力求精准,每一个成绩都突出集体领导。
尤其是“在市委主要领导把握方向、政法委具体协调下”,将涉矿纠纷化解、治安维稳等工作总结得滴水不漏,仿佛阴铁市已是路不拾遗的太平盛市。
李毅飞安静地听着,偶尔在本子上记录几个关键词,目光大部分时间落在自己的茶杯上,让人摸不清他的心思。
当王卓提到“对历史遗留问题,我们坚持依法依规,逐步消化,确保不引发新的不稳定因素”时,李毅飞才抬起头,像是随口一问:
“王书记,消化历史遗留问题,这个思路是对的。
不过,‘消化’的前提是诊断清楚病因。比如有些反复信访的案子,最终记录是‘已化解’或‘走法律程序’,但群众是否真正满意?
执行环节有没有到位?我们有没有建立有效的回溯机制,防止‘假性愈合’?”
李毅飞的问题听起来像是探讨工作方法,却像一根针,轻轻刺破了王卓精心营造的气泡。
王卓脸上笑容不变,应对自如:“李书记提的点非常专业!
回溯机制确实是我们下一步要强化的重点。
目前主要还是依靠责任单位自查和信访部门回访,力度和覆盖面还有待加强。
基层人手和精力确实是现实困难。”王卓再次巧妙地将问题引向客观条件。
李毅飞点点头,不再深究,仿佛只是提出一个建设性意见。
会议间隙,他起身走到窗边透气,看似无意地用座机拨通了信访办的内部号码,声音平和:
“喂,信访办吗?我市委办秘书三科,领导需要核对一下去年三月份几份涉矿信访材料的最终归档编号,系统记录有点模糊,麻烦找一下当时经手的杨志刚科长问问情况。”
这个电话打得自然无比,像是常规的档案核查工作。
电话转接后,杨志刚的声音传来,带着谨慎:“你好,哪位?具体是哪天的材料?”
李毅飞重复了问题,加重了“三月份”和“归档编号”的语气:“大概是中旬,具体日期记不清了,事由好像跟隆盛那边的补偿纠纷有关。”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杨志刚的声音传来:“哦,那个时间段的材料不少,需要查一下底档才能确定编号。
查到了我再回复您?”
“行,麻烦了。”李毅飞挂了电话。这个简短的对话,完成了对杨志刚的再次试探和信号传递,也测试了王卓等人的反应。
他注意到,在他打电话时,王卓虽然仍在与人交谈,但耳廓似乎微微动了一下。
几天后中午,李毅飞刻意错过了食堂用餐高峰,才端着餐盘走进去。
喧闹的大厅已安静不少,他一眼就看到了独自坐在角落的杨志刚。
李毅飞很自然地走过去,在对面的空位坐下。
“杨科长,才吃?”
杨志刚抬头,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恢复平静:“李书记,您也这么晚。”
食堂里人声渐稀,但仍有足够的背景音掩护。
李毅飞一边吃饭,一边像是闲聊般低声道:“最近看些旧材料,有些历史脉络理不清,还得请教你们这些老同志。”
杨志刚头也没抬,声音压得更低:“领导客气。
陈年旧账,纸张脆,灰也大,翻起来费劲,还容易迷眼。”
李毅飞夹起一筷子菜,声音几不可闻:“灰大不怕,就怕关键处的字迹模糊了,影响判断。
比如……去年春天,好像有几页纸,墨迹洇得特别厉害。”
杨志刚握着筷子的手几不可查地一顿。他极快地扫了一眼四周,然后用筷子尖,在剩下的几粒米饭上,极其迅速地划了一个小小的“7”,随即用筷子将饭粒彻底搅散抹平。
“春天气候潮,档案容易霉,特别是……高处存放的,不通风,字迹更容易花。”杨志刚的声音低得如同耳语,“当时记录的人,手抖得厉害。”
说完,他立刻站起身:“李书记您慢用,我吃好了,科里还有点事。”端起餐盘匆匆离去。
李毅飞的心跳微微有点快。
杨志刚再次确认了关键地点(翠湖苑7栋),并暗示了记录者当时的恐惧(“手抖”)。
下午,公安局长张立军不请自来,警服笔挺,汇报完日常工作后,话锋一转,踱到窗边,看着楼下笑道:“李书记,现在这网络世界真是无孔不入。
我们网安支队最近监测到,有些境外不明势力,像苍蝇一样盯着咱们市的一些重要网络节点,攻击尝试就没断过。
不过您放心,”他转过身,脸上带笑,眼神却锐利,“咱们的防火墙固若金汤,重点区域更是层层设防,24小时动态监控,别说苍蝇,就算是个蚊子飞过,也能留下痕迹。
但还是得提醒领导,个人上网也要多加小心,非必要的网站尽量别碰,安全第一。”
这番话几乎是赤裸裸的警告,告知李毅飞网络空间已被严密监控,不要想从网上找到啥东西。
李毅飞心里却冷笑一声,你怕还不知道什么叫神不知鬼不觉吧!
但李毅飞面色却很是平静,点头道:“张局长提醒得是,网络安全是大事,你们辛苦了。”
送走张立军,李毅飞清楚,常规调查渠道已被彻底封死。
他必须动用非常手段,而且要确保绝对隐秘,不能留下任何数字脚印。
深夜,住处。李毅飞拉严窗帘,取出那台特制笔记本电脑。
他并未直接开机,而是先进行物理检查,确认无异常后,才接通电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