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暗流涌动囤物资 (第2/2页)
接下来的两日,将军府的车队表面上按部就班地赶路,暗地里却在疯狂囤积物资。黄玉卿借着休息的间隙,多次进入空间,将采购的物资分门别类存放。灵泉边的空地上渐渐堆起小山般的粮食,药田旁开辟出专门的种子区,连新解锁的储物格里都塞满了布匹和药材。
这日午后,车队在一处驿站休整。黄玉卿借口透气,独自来到附近的小镇。她走进一家不起眼的种子铺,掌柜是个干瘦的老者,见她衣着华贵却来买寻常谷种,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老人家,有没有能在沙地里生长的粮食种子?”黄玉卿开门见山。老者愣了愣,随即摇头:“姑娘说笑了,沙地哪能种粮食?”
黄玉卿从袖中取出一枚银锭:“我要的是耐旱、生长期短的种子,不管是什么品种,只要有,我都要。”老者眼中闪过精光,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姑娘若真心想要,今晚三更来后门找我。”
深夜,黄玉卿借着月色来到种子铺后门。老者果然在等候,手里捧着一个布包:“这里有耐旱的粟米种,还有西域传来的番薯种,都是能在贫瘠土地生长的。”
黄玉卿接过布包,刚要付钱,却听到远处传来马蹄声。老者脸色大变:“是巡检队!姑娘快躲起来!”
她来不及多想,闪身躲进旁边的柴房,同时将布包收进空间。巡检队的火把照亮了小巷,为首的队长厉声问道:“张老头,有没有看到一个穿绿裙的女子?”
“没……没有啊。”老者结结巴巴地回答。队长显然不信,挥手让人搜查。黄玉卿屏住呼吸,透过柴房缝隙看到巡检队腰间的腰牌——竟是京畿卫的人。他们怎么会追到这里?
好在巡检队搜查无果,很快便离开了。黄玉卿从柴房出来,老者擦着冷汗:“姑娘,你到底惹了什么人?京畿卫都出动了。”
黄玉卿心中疑窦丛生,付了银子匆匆离开。回到驿站时,萧劲衍正站在院中等候,见她回来,连忙上前:“去哪了?我让人找了你半天。”
“去买了些种子。”黄玉卿将遇到京畿卫的事告知,“他们好像在专门搜捕我。”
萧劲衍眉头紧锁:“张启背后的人,恐怕比我们想的要手眼通天。”他握住黄玉卿的手,“从现在起,你不许再单独行动。”
黄玉卿点头,忽然想起一事:“对了,我买到了番薯种,据说产量极高,还耐旱。”萧劲衍眼中闪过惊喜:“若真如此,到了朔北可解燃眉之急。”
接下来的路程,京畿卫的搜查越来越频繁,幸好萧劲衍早有准备,每次都能巧妙避开。这日傍晚,车队抵达一处渡口,再过河便是离开京畿之地的边界。
“将军,船只都准备好了。”秦风前来禀报,“但属下发现,渡口的船夫似乎有些不对劲。”
萧劲衍登上渡船查看,黄玉卿则留在岸边照看老将军。忽然,她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竟是之前在将军府下毒被抓的小厮!他怎么会在这里?
不等她细想,小厮突然从怀中掏出匕首,朝着萧明轩扑来。“小心!”黄玉卿将明轩护在身后,自己却被匕首划伤手臂。萧劲衍闻声赶回,一脚将小厮踹飞,看到黄玉卿流血的手臂,目眦欲裂:“找死!”
长剑出鞘,小厮当场毙命。黄玉卿忍着痛意,用灵泉水悄悄涂抹伤口,血很快便止住了。萧劲衍紧紧抱着她,声音都在发颤:“你若有事,我定要让京中那些人陪葬!”
黄玉卿靠在他怀里,忽然意识到,这场前往朔北的旅途,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凶险。而那个隐藏在暗处的敌人,或许从一开始的目标就不是萧劲衍,而是她。
夜色中的渡船缓缓驶离岸边,黄玉卿望着渐渐模糊的京城方向,心中充满了不安。她不知道等待他们的究竟是什么,但手中温暖的灵泉水,怀中安稳睡着的明轩,还有身边紧握着她的萧劲衍,都让她生出无限勇气。无论前路如何,她都会拼尽全力守护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