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边境疑云 (第2/2页)
中午时分,青禾匆匆来报,说黄老三和黄五借口去河边打水,偷偷溜出了牧场,往黑风口的方向去了。
“果然是他们,”黄玉卿放下手里的账本,立刻起身,“我们去黑风口,看看他们要跟谁接头。”
萧劲衍早已备好马匹,两人骑着马,带着一队亲兵,往黑风口赶去。黑风口是朔北的一处险地,两边是陡峭的山崖,中间只有一条窄窄的小路,风很大,吹得人睁不开眼睛。
他们刚到山崖上埋伏好,就看见黄老三和黄五提着水桶,鬼鬼祟祟地走了过来。不一会儿,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几个穿着游牧部落服饰的人骑着马,驮着几个大包袱,走了过来。
“东西带来了吗?”黄老三压低声音问道。
“带来了,”为首的游牧人扔过来一个包袱,“这里是你们要的粮草和银子,还有最新的指令,让你们在牧场里散布谣言,说汉军要征用牧民的牛羊做军粮,煽动他们闹事。”
黄老三刚要去接包袱,就听见萧劲衍大喝一声:“动手!”
埋伏在山崖上的士兵立刻冲了下去,游牧人见状,拔出刀就要反抗,却很快被制服。黄老三和黄五吓得瘫在地上,面如死灰。
萧劲衍走到他们面前,冷冷地看着他们:“你们可知通敌叛国是死罪?”
黄老三浑身发抖,哭着道:“将军饶命!我们也是被逼的!北境的人抓住了我们的家人,若是不照做,他们就杀了我们的家人!”
黄五也跟着哭:“我们知道错了,求将军和夫人饶我们一命,我们再也不敢了!”
黄玉卿看着他们狼狈的样子,心里五味杂陈。她知道他们是被胁迫的,但通敌叛国的罪名,却不是一句“被逼的”就能抵消的。
“把他们带下去,严加看管,”萧劲衍对亲兵道,“等审清楚北境联盟的底细,再做处置。”
亲兵押着黄老三和黄五离开后,萧劲衍捡起地上的包袱,打开一看,里面除了粮草和银子,还有一张地图,上面标注着朔北各个牧场和水渠的位置,甚至还有将军府的布防图。
“看来北境联盟早就开始谋划了,”萧劲衍的脸色凝重起来,“他们不仅买通了奸细,还摸清了我们的布防,这一次,怕是来者不善。”
黄玉卿接过地图,手指轻轻抚过上面的标记,心里一阵发凉。她想起昨日黄家父母还在抱怨住得不好、吃得不好,却不知道他们带来的远房亲戚,差点把朔北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我们得尽快加强边境的防御,”黄玉卿抬起头,看着萧劲衍,“还要通知各个牧场和酒坊,让他们提高警惕,若是发现可疑的人,立刻上报。”
萧劲衍点了点头,握住她的手:“放心,有我在,一定不会让北境的人得逞。”
两人骑着马往回走时,风更大了,吹得草原上的草浪翻滚,像是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黄玉卿回头看了眼黑风口的方向,心里知道,这一次抓住了黄老三和黄五,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回到牧场时,黄家父母已经知道了消息,李氏坐在地上哭天抢地,黄老实则蹲在一旁,唉声叹气。见黄玉卿和萧劲衍进来,李氏立刻扑过来,抓住黄玉卿的衣角:“卿卿,你快救救老三和老五啊!他们不是故意的,都是被北境的人逼的!你看在亲戚的份上,就饶了他们吧!”
黄玉卿轻轻推开她的手,语气平静却坚定:“母亲,通敌叛国是大罪,不是我能说了算的。他们做错了事情,就要承担后果。”
李氏还想再求,却被萧劲衍冷冷的眼神制止了。萧劲衍看着黄家父母,沉声道:“你们若是再敢在牧场里散布谣言,或者跟奸细有任何联系,休怪我不客气!”
黄家父母吓得不敢再说话,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亲兵把黄老三和黄五押走。
黄玉卿走到院外,望着远处的草原,风还在吹,带着股若有似无的杀气。她知道,北境联盟不会因为损失了两个奸细就善罢甘休,他们一定会有更大的动作。而黄家的事,也还没结束——李氏和黄老实会不会因为这件事记恨她?黄明远会不会因此做出更糊涂的事情?这些,都是她需要担心的。
夕阳西下时,萧劲衍接到探报,说北境游牧联盟的大军已经在黑风口附近集结,号称有五万铁骑,看样子很快就要进攻朔北了。
黄玉卿站在将军府的城楼上,看着远处渐渐沉下去的夕阳,心里一片平静。她知道,一场大战即将来临,朔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她不会退缩——这里有她爱的人,有她守护的家园,她一定会和萧劲衍一起,守住朔北的每一寸土地。
风又吹了起来,带着股寒意,黄玉卿握紧了萧劲衍的手,两人并肩站在城楼上,目光坚定地望着北方。他们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会很艰难,但只要他们在一起,就有信心面对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