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曹忠出门坐正 (第2/2页)
因为他们专业,我根本不用为销售发愁,他会联手法国、韩国、美国,大家通过这样一个资本组合来做一个回收的资本模式。
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电影生产的途径。在我开工的一刹那,基本上全世界想买我电影的发行商都知道我要拍什么。
这就是我的电影文化,我的身份感成就,我的镜头一直都是这片土地,我一直在盯着这片土地,盯着人的生存。
言尽于此,他很自豪。
这场谈话谈的很深入,关于哲学框架,电影美学的统一,空间的魅力,反而成为了最不受媒体注重的话题。
采访一出,曹忠的反对势力瞬间扯起虎皮,
贾张科所言,没有毛病!
这就是贾张科的电影文化,艺术电影的传达的就是现代意识和共识。
是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外务省的大撒币圈定人员,部分精致艺术生,都跟着贾张科的话题而朝着曹忠而冲锋。
颇有些不死人不罢休的架势。
而那些媒体,也天天待在影视基地周围,希望能采访到曹忠,得到流量的回应和狂欢。
“忠哥,咋整?”
王仁君和戚九洲非常无奈。
连续三四天的时间内,虽然《三峡好人》的票房低,但是流量多,使得记者对于《南京照相馆》剧组和曹忠的舆论再度掀起高潮。
而最近的拍摄,恰好又是需要群演的时候,剧组进出没有之前那么严密控制,
许多记者的蜂拥,各种炸裂问题影响了主创演员,群演,甚至影响到了韩铮等工作人员,导致拍摄运转明显受到了一些影响。
曹忠本来不想回应,甚至有点想要报警。
电影开机之后就是一场战争,花钱如流水。
无可奈何之下,曹忠只能出门。
面对媒体的铺天盖地的采访。
曹忠和众人打着商量。
“各位,我只会回应一个问题,而且保证满足你们的话题要点。但请此后,不要再对我的剧组造成冲击!”
他声音肃穆。
而后就在记者们争向提问的当口上。
曹忠坐下,面向众人,主动出声,
“在我看来,世界上只有两种导演,一种是拍给观众看的,一种是拍给外国人看的。”
曹忠依旧不自证,就看着那些媒体,屁股坐正。
“其实你们采访我的问题,很多答案本身就在某些文学系师兄的回应采访当中。”
“每个重大决定之下,总会有人出现或多或少的牺牲,重点是,向好还是向坏,他们是否认同。
这一点,别人其实不该艺术化创作去抒发定义。”
曹忠道,
“三峡大坝,城镇化,高铁,高速,拆迁,没什么不同。
他们没有渠道回应,
但是我相信其中的大多数,怀有极为朴素的认同。
电影文化,一样可以传达认同,传达集体命运巨变之下人仍旧茁壮生长之下的韧性,传达小人物的朴素家庭和国家之间冲突而产生的情怀碰撞,并由此给出思考,这和某部电影所说的传达文化应该也没什么不同。
但我想,这才是中国叙事,是中国文化数千年留下的脊梁传承。”
曹忠转过身,留给记者一个背影。
他转头:
“区别其实就是屁股歪了,还是坐正。”
这话说完,
曹忠转过身,屁股坐正。
“请大家给我充足的空间,让我拍摄电影,不要影响剧组的正常运行,谢谢大家!”
韩铮在旁边将刚才准备好的红包,立即派发。
人群,骤然安静。
谁都没想到,曹忠的回应,竟然如此毫无顾忌,火力全开。
几句话,却如同掀开了此前大讨论当中从未涉及到的终极命题。
甚至是从源头上,质疑贾张科电影艺术的正当性。
这是极为致命的指控。
短短几句,却震耳欲聋。
而后,闪光灯此起彼伏,人群,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