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重生归来我靠祖传编艺发家了 > 第十三章 新人加入

第十三章 新人加入

第十三章 新人加入 (第2/2页)

柳青和张磊同时愣住了:“什么点名册?”
  
  爷爷转身进屋,片刻后捧出一本泛黄的册子。翻开内页,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人名、日期和柳器种类,间或有些红圈标记。
  
  “合作社时期,我负责分配生产任务。”爷爷指着那些标记,“红圈代表手艺好的,分复杂活计;蓝圈是新手,做基础款。”
  
  张磊眼睛一亮:“这就是最原始的ERP系统啊!怪不得我爷爷说,再好的电脑也比不上老匠人的一本账。”
  
  爷爷突然抬起头:“你爷爷是谁?”
  
  “张铁柳。”张磊回答,“他说年轻时跟您学过编筐。”
  
  爷爷的表情瞬间柔和下来:“铁柳...他还活着?”
  
  “活着呢,就是手抖编不了东西了。“张磊从手机里翻出照片,“他让我来找您,说您这儿准缺人手。”
  
  柳青看着爷爷抚摸照片的样子,突然明白了什么:“您和张爷爷...”
  
  “师兄弟。“爷爷轻声说,“后来运动时...走散了。”
  
  柳青看着爷爷脸上遇到知己的得意神色,知道这个张磊也要留下来了。
  
  王婶等人来到小院时,看到的是这样一幕:爷爷和张磊头碰头地研究那本老册子,柳青在一旁飞快地记笔记,而院墙上已经挂起了一块白板,上面画着奇怪的分工流程图。
  
  柳青开始给新人们安排分工,谁负责采买柳条,谁跟着老学徒学柳编,说得条理清晰。
  
  当天下午,柳家院子就热闹起来,新老学徒围坐,老把式教得认真,新人学得专注,柳条在指间翻飞,万字纹慢慢在他们手下成型。
  
  柳青手机突然响起。是姓赵的一位杭州客户:“柳小姐,我这边有客户看中样品,要订500套茶席!但要求必须两周内交货!”
  
  柳青握着手机的手猛地一僵,500套两周交货,她迅速扫了眼院子里专注学编的众人,咬咬牙:“赵老板,这单我接了。”
  
  刚在县里开完会的村官江韩来见老同学张磊,又递给柳青一份名单:“我查过了,周边几个村还有一些人家也在做柳编,都是零星散卖。你可以拿着样品过去走访一下让会的人帮忙加工...”
  
  “这个建议太好了!”柳青拍了拍手,“实在赶不出来的我们以找代工!”
  
  接下来的一天,柳青和周明骑着电动车一人带了一包杯垫样品跑遍了周边几个村子。
  
  按照江韩的建议,柳青首先寻找那些还在做柳编的家庭作坊,希望建立加工收购合作关系。
  
  在李家沟,她找到了仍在编传统鱼篓的七旬老人李石匠;在王家屯,一对残疾夫妇靠编果篮为生;最惊喜的是在赵家庄,竟然有七八户人家还在做柳编,虽然只是简单的筐篮。
  
  在五里外的杨柳村,据说那里曾有“编筐李“的美誉。
  
  李阿婆家的土坯房低矮破旧,但院子里整齐地码放着几十个精美的柳编茶席,样式是柳青没有见过的六角形纹路。
  
  “阿婆,这些卖吗?“柳青拿起一个仔细端详。茶席轻巧却结实,六角纹路像蜂巢般精密,每个连接点都完美无瑕。
  
  “卖?“李阿婆笑了,露出仅剩的三颗牙,“现在谁还买这个?都是编着玩。“
  
  柳青心头一热:“阿婆,我全要了!按每个三十给您,行吗?“
  
  “三十?“李阿婆像听错了,“这破东西值三十?“
  
  最终,柳青以每个三十五元的价格收购了李阿婆的全部存货,还软磨硬泡请老人演示了“六角叠丝“的编法。这种技法在奶奶的“柳编百样图“中只有零星记载,没想到还有传人。
  
  “阿婆,您愿意教别人这个编法吗?“柳青小心翼翼地问,“工钱好商量。“
  
  李阿婆摆摆手:“快入土的人了,要钱干啥?有人愿意学,我巴不得。”
  
  回程路上,周明一直没说话。直到看见村口的石碑,他突然开口:“柳青,你知道为什么乡下手艺都在消失吗?“
  
  柳青摇头。
  
  “因为没人在乎它们的价值。“周明踢开一块石子,“我奶奶编了一辈子筐,还不如我在城里送一个月外卖赚得多。”
  
  柳青看着车后座那些精美的柳编作品,突然明白了爷爷的坚持。这些不只是商品,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辈子的心血。
  
  第二天周明要学手艺,柳青一个人继续打听寻找。
  
  “早些年都卖不动了,现在就自家用用。”
  
  赵家庄的老支书点一支烟说,“你要是有样品,什么样的都可以编,有特殊要求的地方你指导一下,只要价钱合适,大伙儿肯定乐意。”
  
  柳青仔细检查了各家的手艺。虽然产品粗糙,但基本功扎实,只要稍加培训,完全能达到她的质量要求。她留下样品,让他们先编十个。验收合格就可以继续合作。
  
  根据赵支书指点,柳青在十公里外的李家庄,找到了还在编筐卖的赵老汉;
  
  在更远的王集镇,有三位老太太会用传统方法编席子。
  
  最令人惊喜的是,在白沙湾,他们发现了一户姓马的人家,祖传的柳编灯笼堪称艺术品。
  
  “太神奇了...”柳青抚摸着马家送的迷你灯笼,爱不释手,“这种立体编织我从没见过。”
  
  当晚,柳青兴奋地向爷爷展示她的发现。老人一件件检视那些来自不同村落的柳编成品。
  
  他拿起一个李石匠编的鱼篓,手指抚过那些熟悉的纹路:“老李头还活着啊...这'水波纹',当年就数他编得最好。”
  
  “这个收口不对...这个纹路走样了...嗯,这个还有点意思...”最后他拿起马家的灯笼,久久不语。
  
  “爷爷?”柳青轻声问。
  
  “马老六的手艺...”爷爷终于开口,“没想到还传下来了。”
  
  柳青惊讶道:“您认识?”
  
  “当年跟我一起学的徒。“爷爷的眼神变得柔和,“后来家里发生变故...算了,不提了。他现在怎样?”
  
  “腿脚不便,但手很稳。“柳青回答,“他孙子说,家里堆满了编好的灯笼,就是卖不出去。”
  
  爷爷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明天带我去见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