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盗图风波 (第2/2页)
有人说:“咱们比别人价格高还能卖吗?”
有人反驳:“那是假的,价格低有什么用?”
有人立刻接着反驳:“你说价格低有什么用?能用就行呗!”
“什么叫能用就行,像你这样没品味的人,就只能做一辈子泥腿子!”
“你有品位,还不也是泥腿子!”
“要我说,有品味的人少。普通人多,有低价的,谁还买高价格的?”
但是也有更担心前途的。
张晓雯担心的是:“卖不出去的话,这两天不会白学了吧!”
柳青强自镇定,点开自家店铺后台——过去三天的销量曲线像悬崖一样直线下跌。
“他们用低价抢走了我们的流量。”
张磊盯着屏幕声音低沉,“更糟的是,那些买了劣质仿品的顾客,可能再也不会信任真正的柳编了。都怨我没有及时发现……”
柳青安慰张磊:“你不用自责,说是做网店运营,你还兼职了仓库管理员,这事发生的太快,又赶上咱们搬迁各种杂事,没发现很正常”
张磊锤了一下桌子“这段时间的努力,好不容易建立的口碑,不能被这些仿品毁掉。我一定要把这个店铺做大做强。”
“爷爷知道吗?”柳青轻声问。
张磊摇摇头:“爷爷还没来,不过大家都知道了。”
“小伙子,下次稳重一点”柳青拍拍张磊的肩膀:“我去咨询一下律师。”
张磊叹了口气:“我真希望不会再有下次。”
---
镇上的赵律师是张磊大学学长,听完情况后却给柳青泼了盆冷水。
“可以起诉,但成本很高。“赵律师翻着相关案例,“首先需要公证证据,然后要证明对方行为确实造成你们的经济损失...“
“这还不算损失?“柳青指着销量截图,“三天掉了七成!”
“在法律上,你需要证明这些流失的客户是因为对方的侵权行为导致的。”赵律师耐心解释,“而且诉讼周期很长,等判决下来,可能对方已经赚够钱关店了。”
柳青握紧拳头:“那就没办法了?”
“可以发律师函警告,要求下架图片。”赵律师想了想,“但最实际的建议是,你们要建立更强的品牌辨识度,让顾客一眼就能分辨真假。”
回程路上,柳青一直沉默不语。
“爷爷。”等爷爷忙完,柳青走过去,把盗图事件一五一十地说了。
出乎意料,爷爷并没有暴怒,只是慢慢卷起手中的柳条,问:“你打算怎么办?”
“赵律师说可以发律师函,但效果有限...我想听听您的意见”柳青沮丧地说。
“我问的不是这个。”爷爷打断她,“我是问,你打算怎么对待你的手艺?”
柳青愣住了。
爷爷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柳屑:“以前合作社的时候,也有人仿我们的花样。你奶奶就在每个筐底编个暗记。”他顿了顿,“手艺人的底气在手上,不在嘴上。”
“我知道怎么办了!”
第二天清晨,柳青在厂区弄了一个临时摄影棚,把工作台搬到院子中央,五凤朝阳成员各就各位,张磊拿着摄像机录视频。
“开始吧。“柳青深吸一口气,拿起一根柳条。
摄像机记录下整个过程——柳青如何挑选柳条,王婶如何剥皮处理,李婶如何起底编织...每个步骤都清晰展现。
爷爷也主动走到镜头前,拿起一个半成品龟背纹杯垫,讲述这种纹样在抗洪救灾中的历史。
“...所以真正的龟背纹,这里必须有十二道经纬交错。”爷爷粗糙的手指指着关键部位,“少一道,就不是救命纹了。”
拍摄结束后,张磊连夜剪辑视频,上传到每个商品详情页的最前端。
他还设计了一个小巧的二维码,顾客扫码可以看到制作这件产品的匠人故事和更多细节。
“我们还要加个防伪标记。”柳青想起奶奶的暗记,灵机一动,“在每个产品不起眼的地方,编入制作者姓名首字母的暗纹。”
三天后,“清河柳编”的销量开始回升。新上传的视频和匠人故事打动了越来越多的顾客,评论区出现了许多温暖的留言:
“看完老爷爷讲历史,果断下单支持真手艺!”
“每个杯垫都有编者的签名暗纹,太用心了!”
“支持纯手工,拒绝劣质仿品!”
“真没想到。”张磊观察着这一切,激动地说,“盗图事件反而让我们找到了更打动人心的销售方式。”
柳青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
“雅筑家居的控股方是腾跃实业,查查十年前你父亲的事故。好心人。”
柳青的心猛地一沉。腾跃实业——这不正是当年与父亲合作,后来又闹上法庭的那家公司吗?
爷爷说过,这些事情不需要她管,父亲欠的债都已经还完,就算有问题,也是父亲自己去追查,不用她这个孩子操心。
这发短信的好心人不知是敌是友,不知道目的是什么?柳青决定静观其变。虽然她只是个小女子,能做好眼前的事情就已经很满足。但是如果有人要对付她,她也不会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