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四不两直,百年重逢(6K求一波月票) (第1/2页)
走进商业步行街,林毅注意到,街道两旁,充满未来感的流线型合金建筑与刻意保留的仿古飞檐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奇特的时空交错感,仿佛文明的过去与未来在此刻强行拼接。
不过,他对此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认为有一种奇异的美感。
没行几步,一阵混合着传统香料与某种奇特菌类芬芳的浓郁香气,就将林毅吸引到一个街边小吃摊前。
摊主是个精神矍铄的老伯,正熟练地操作着半自动化的烹饪臂,制作着一种招牌产品——“星源烤串”。
那是一种将传统羊肉串与某种口感Q弹的可食用源能荧光菌类结合的新奇玩意。
摊位前排着不长不短的队伍。
“老张头,今天这源味儿够正啊!生意兴隆!”一个熟客大声打着招呼。
“哈哈,托摇篮计划的福气,现在的小年轻就爱尝个新鲜,舍得花钱!”
老张头笑呵呵地回应,手下不停,将烤好的肉串递给客人,“就是这源能荧光菇,价格跟它的光一样,忽闪忽闪的,没个准头。补贴刚发那几天还好,供货商也客气,过不了半个月,你看吧,准又涨上去!咱这赚头,也就跟着薄喽。”
林毅也要了一串,尝了尝,味道意外地不错,传统的炭火焦香与菌类特有的鲜甜融合得恰到好处,那点微弱的荧光在傍晚时分也显得颇有情趣。
他一边慢慢品尝,一边听着排队人们的闲聊,这些市井对话往往比任何报告都更能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态。
“听说了吗?城东那个新规划的星海家园社区,配套的社区公园地块,据说要被一个什么卡兰多星域的商会拿去建他们的物流中转站了。”
“啧,又是这样!那边住户联名抗议了好几次,有什么用?上面一句话,要以开放包容的大局为重,优先保障星际友商的合理需求。”
“唉,没办法,谁让咱们现在需要人家的技术、人家的渠道呢?忍忍吧。”
“也不全是这样.”
另一个看起来像是个年轻白领的男人插嘴,试图平衡一下气氛,“我负责对接的星海矿业那个灵族项目组,人家那位主管就很有风度,上次还主动提出,可以帮我们升级社区的废旧物品循环处理系统,态度非常合作。”
“那是人家真正的老牌巅峰文明,底蕴深厚,讲究!烦的就是那些.怎么说呢,半瓶子晃荡的!仗着来自某个不知名的星域,家里可能有个星域级,或者衍界级老祖宗,看咱们这种新晋文明就觉得鼻子可以长在头顶上,谈合作的时候,那条件提得,跟施舍似的。”
林毅默默地听着,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记在心里。
这种来自外部星海的不对等压力和隐隐的轻视,是真实存在的,并非民众敏感或多疑。
银蓝文明官方为了快速融入星海网络,获取至关重要的技术和资源,在某些领域确实表现得过于隐忍,甚至显得有些软弱,这无疑助长了一些外来者的气焰。
民众的感受最为直接,不满和无奈在私下里酝酿,虽未爆发成激烈的冲突,却像暗流一样涌动着。
这是一种弱小文明在崛起初期,面对复杂星际政治时难以完全避免的阵痛。
林毅听了一阵,原地吃完了烤串后,就离开小吃摊,拐进一家号称“汇聚万星风采”的大型综合性商场。
这里堪称一个小型的宇宙文化博览会。
希娜家族风格的饰品店,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和宁静的气息,不知名种族的粗犷风格矿物标本馆,陈列着闪烁着奇异能量的晶石,甚至还有模仿机械族逻辑美学的极简家居店,冷硬的线条和绝对的功能性令人侧目.琳琅满目,光怪陆离。
在一个装修得如同灵族森林圣殿,空气中弥漫着不知名熏香的“源能感悟与身心提升馆”门口,有一群衣着时尚的年轻男女在排队等候进入。
一位穿着夸张仿灵族风格长袍,语调抑扬顿挫的中年男子,正在旁边的一个简易讲台上,用极具煽动性的语言进行宣讲:
“.同胞们!是时候睁开双眼了!”
“灵族,才是更接近宇宙本源与永恒的存在,看看他们动辄万载的悠长寿命,看看他们出身就容纳源能的天赋!这才是生命进化的正确方向.”
“我们银蓝文明目前最大的战略机遇,就是与希娜家族的盟约!我们应该鼓励通婚,主动学习他们的文化与思维方式,甚至可以考虑在数十代人的努力后,让我们的血脉与文化彻底融入灵族,这才是通往高等文明的捷径!这叫战略性血脉与文化优化!”
台下不少年轻人眼神狂热,仿佛找到了人生的终极答案和身份的跃迁阶梯。
林毅注意到,商场另一角,一个挂着“夏国古琴传承与心性修养”牌子的小教室却门可罗雀,只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在柔和的灯光下,独自神情专注地擦拭着的琴弦,背影在喧嚣的商场映衬下,显得格外寂寥与落寞。
这种文化上的不自信和近乎“皈依者狂热”的思潮,在部分见识了星际繁华、却又缺乏足够历史沉淀和核心文化自信的年轻人中颇有市场。
他们急于寻找一个更高级、更宇宙化的身份标签,却在迫不及待的自我否定中,不经意间迷失了来路与自我。
然而,并非所有角落都被这种风气笼罩。
在商场的公共休息区,林毅看到一群由大学生和社区工作者组成的志愿者,正在举办一场小型活动,标语是“理性认识我们的新邻居——希娜家族文化浅析与文明互鉴”。
他们并非一味吹捧,而是借助璇玑提供的公开资料,客观地介绍灵族的历史沿革、社会结构、科技树特点乃至目前面临的困境,并与人类文明的发展路径进行对比,强调交流、学习与独立自主的重要性。
虽然听众数量远不如“源能感悟馆”那边人头攒动,但围坐的人们眼神是理性、好奇而专注的,提问也更有深度。
这表明,理性引导力量,也在努力地发出声音,争夺着话语权,只是过程注定漫长而艰难。
林毅逛了一阵后,走出商场,天色已经开始暗淡了起来,城市换上了由霓虹灯、全息广告和飞行器航道灯编织的璀璨外衣。
林毅漫步到一个依托旧城区改造的新建社区公园。
孩子们在智能游乐设施上欢笑追逐,父母们在一旁的长椅上闲聊,或利用手腕上的终端处理着事务,一派祥和景象。
但公园边缘一处光线稍暗的长椅上,一个与环境格格不入的景象,引起了林毅的注意。
一个衣着光鲜妆容精致的年轻女子,正全神贯注地刷着个人终端。
她脚边,一个约莫四五岁,衣物显然有些过于质朴的小女孩,正双手扒着长椅边缘,眼巴巴地望着不远处沙坑里其他孩子手中闪烁着的互动式智能玩具。
女子在终端上看了一阵,随后面露喜色。
她一把将小女孩拉过来,粗暴地在她手腕上那个小巧的儿童福利终端上操作着,一边还小声嘟囔着,“有了这个月的A级营养剂和潜能开发课程补贴,钱总算凑够了.我看中的那款‘星流’飞行滑板.”
小女孩被拽得一个趔趄,瘦小的身体晃了晃,眼泪瞬间在眼眶里汇聚,却紧紧咬着下唇,不敢哭出声来。
旁边一位带着小孙子玩沙的老奶奶实在看不过去,忍不住低声劝道:“这位姑娘,孩子还小,正是长身体打基础的时候,政府发的那点补贴,最好还是用在孩子身上.”
“关你什么事?咸吃萝卜淡操心!”
女子立刻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尖声反驳,“我生的孩子,补贴怎么花是我的自由!你们这些老观念懂什么?现在星际时代了,投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把她养大就不错了!”
老奶奶摇摇头,知道无法沟通,便不再多说,牵起自己的孙子默默走开了,边走边低声叹息:“真是造孽啊.现在有些小年轻,就把生孩子当成了理财手段,根本不管孩子死活。”
“还有那些黑心的商家,联合起来抬价,还搞什么‘补贴特供’商品,专门坑这些补贴钱,一转手,官方的善意就流进了他们的口袋.”
林毅的心微微沉了下去。
他知道,任何旨在普惠的善政,在复杂的执行层面和人性欲望面前,都可能被扭曲利用。
“星海摇篮计划”的本意是鼓励生育,优抚下一代,从而保障文明未来,却在某些角落催生了“生育套利”的灰色产业链和扭曲畸形的消费观育儿观。
显然,在补贴发放、资格审核和特定商品价格监管方面,确实存在需要填补的漏洞和需要加强的执法力度。
正当他为此思索,一阵低沉有力的引擎轰鸣声由远及近,如同野兽的咆哮,粗暴地撕裂了公园相对宁静的夜空。
只见十余辆造型极其夸张,涂装炫目到刺眼的反重力豪华飞车,如同嗅到猎物的狂暴蜂群,带着压迫性的声浪和紊乱的气流,以近乎贴着城市安全飞行条例红线的高度和速度,低空掠过公园上空,引得孩子们纷纷惊恐或好奇地抬头,大人们则大多皱起眉头,面露不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