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谢文四院同录!了不得! (第1/2页)
第三天,到了考试日。
天还没亮,谢文和谢吉利就起身了,仔细检查了照身帖、无罪帖和号码牌,两人都带了一套自来狼毫笔的套装,这样两人就可以省去了很多磨墨的时间,原本谢大虎也是舍不得买这一套笔墨套装的,但是他也知道这一套笔墨套装在考试上能带来很多便利,而且他撞见谢文说好的笔墨就是读书人的武器,他这才狠狠心用上了限量的员工价给谢吉利也置办了一套。
考场设在文庙的明伦堂及两侧的厢房内。
气氛庄严肃穆,考生们按号码牌顺序,再次经过严格查验后,方可进入指定的考棚。
每个考棚只能容纳一人,里面有简单的桌椅。
考试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叫贴经,考官从《四书》《五经》中任意抽取一段,随机遮掩前后,留出中间部分,要求考生填写缺失的文字,考察的是对经典的熟悉程度,谢文看了题目,心里好笑,这不是现代的填空题么。
第二部分叫墨义,简单解释经文中某些字词、句子的含义,考察对基本文义的理解,好家伙,这是现代的字词句解释,谢文觉得这也太简单了些。
第三部分就开始上难度了,给考生定一个题目,往往与志向和景物相关,要求考生现场创作一首诗,考察文学功底和急智,最近谢文对这方面也做了些研究,所以这一题也还算精通。
监考非常严格,四位监考先生,看样子应该是四大书院各自派出的教习或资深讲师,神色严肃,不停地来回巡场,目光如炬,严防交头接耳、传递纸条等作弊行为。
谢文拿到试卷,扫了一眼,心中已有成竹。
填空题和字词句解释部分,对他这个经历过现代高考厮杀、记忆力超群的灵魂来说,简直是小儿科,笔走龙蛇,几乎不假思索。
试帖诗的题目是《春望》,要求五言六韵。
他略一沉吟,结合这个时代的气息和自己对未来的展望,一首工整且意境不俗的诗篇便跃然纸上。
《春望》
东风解冻土,草木渐青葱。
远山含黛色,平野沐暖融。
蛰虫惊雷动,农人备耕匆。
旧年寒已尽,新岁望无穷。
愿乘长风起,扶摇上九重。
不负春晖意,志在云天中。
他的字体,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苍劲力道,结构严谨,笔锋锐利。
反观其他考生,大多眉头紧锁,苦思冥想,谢吉利也是全神贯注,所幸考试内容大多是谢文之前逼着他反复背诵、滚瓜烂熟的基础知识,他答起来虽不如谢文那么快,倒也还算顺利。
只是,谢吉利做的试帖诗着实是差了些。
《春望》
冰雪渐消融,燕子回旧梁。
柳枝抽新绿,桃树发嫩芽。
阿爷修锄头,阿奶孵鸡娃。
我家田地里,也要种豆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