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 08:都是哥们

08:都是哥们

08:都是哥们 (第1/2页)

午后的阳光略微西斜,但光线依然充足。
  
  王盛带着众人吃过午饭,三辆金杯再次发动起来。
  
  人员和设备租借了一天,必须不能浪费,正好用来拍模板。
  
  所谓拍模板,就是为王盛计划中的三个档次的婚庆服务预先拍摄一些高质量的场景素材。
  
  这些素材将来可以作为样片供客户选择风格,能极大提升后期制作效率和“电影感”。
  
  ……
  
  教堂外围、公园的古建亭台、以及一段看起来颇为“洋气”的林荫道路。
  
  得益于BetacamSP的高画质和猴子越来越熟练的布光技巧,再加上王盛借鉴自后世的构图和运镜想法,拍摄效率颇高。
  
  王盛亲自掌镜,陈良操作另一台机器,许灵则忙着给王盛以及临时拉来凑数的陈良、大刘等人换装、简单造型,和李晓冉扮演不同情境下的“新郎新娘”。
  
  虽然只是背影、侧影或者远景,但专业的设备和电影厂的底子,拍出来的画面质感与普通婚庆录像截然不同。
  
  夕阳给古老的京城披上了一层暖金色的纱衣。
  
  王盛指挥着队伍抢拍最后一组逆光镜头,看着镜头里被金色光晕勾勒出轮廓的、携手漫步的“新人”剪影,他满意地喊了“Cut!”。
  
  “收工!”
  
  王盛的声音带着疲惫,但更多的是兴奋。
  
  队伍拖着疲惫的身躯,将沉重的器材装车。
  
  王盛特意让车先绕道把李晓冉送回了东方歌舞团宿舍楼下。
  
  “今天辛苦了,李小姐。成片出来后,我们会联系你。”王盛下车对她说道。
  
  李晓冉脸上也带着倦容,但眼神明亮:“应该的,王导。今天我也学到了很多,很期待成片。”
  
  她顿了顿,微微颔首,转身上了楼。
  
  当三辆金杯车驶回北影厂时,正值厂里下班时分。
  
  行政楼、各车间涌出的人流,看着这几辆风尘仆仆的面包车和从车上跳下来、虽然疲惫却难掩兴奋劲儿的王盛、陈良等人,以及车上那些显眼的专业器材,眼神各异。
  
  “哟,这不是运输车间老王家的吗?脑袋好了?又折腾啥呢这是?”一个穿着蓝色中山装、干部模样的人对同伴嘀咕道。
  
  “听说搞了个什么婚庆公司,拍结婚录像的。真是瞎胡闹,咱们北影厂的人,干这个?掉价!”旁边的人附和着,语气里带着不屑。
  
  “谁说不是呢!可人家韩厂长就支持啊,又是借设备又是给钱的。哼,也不知道走了什么运,拍了韩厂长什么马屁……”
  
  几个明显是坐办公室、与管理层关系更近的职工低声议论着,看向王盛他们的目光带着审视、嫉妒甚至是一丝敌意。
  
  韩三坪这几年做的改革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王盛这个被韩三坪点头支持的“试点”,自然成了某些人私下发泄不满的对象。
  
  然而,当他们路过技术部门,比如摄影车间、美术车间、置景车间门口时,遇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小盛,良子,收工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摄影师笑着打招呼,他是猴子的舅舅,厂里的老资格,管着器材室:“听说你们今天出外景了?怎么样,Betacam还顺手吧?”
  
  “李叔,还行,挺顺手的!”王盛笑着回应。
  
  “好好干!年轻人有点闯劲是好事情!”另一位灯光师傅拍了拍猴子的肩膀:“比在厂里闲着强!”
  
  “盛哥,哪天需要搬东西搭把手,吱声啊!”一个和王盛年纪相仿的小伙子喊道,他是置景车间陈师傅的儿子,正经工作还没着落呢。
  
  技术岗职工和他们的子女,对王盛等人的态度明显亲和甚至支持。
  
  他们大多靠手艺吃饭,心思相对单纯,厂子效益不好直接影响他们的收入。家里有待业子女的,更是眼巴巴地看着王盛,希望他这个头能带成功,万一将来需要人手,也能帮衬自家孩子。
  
  北影厂七十年代中后期才大规模恢复生产并补充人员,如今厂里四十多岁的中坚力量,其子女年龄恰与王盛相仿,这种期盼尤为普遍和真切。
  
  王盛一一应和着,心里明白,自己这摊事,在厂里无形中已经成了某种风向标。
  
  众人齐心协力,小心翼翼地将贵重的器材归还入库,道具、服装,也都一并归还到了相应的车间。
  
  ……
  
  随后,众人回到盛影传媒的办公室,王盛让陈玉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现金。
  
  “张导,李师傅,今天辛苦二位了。”王盛将两个信封分别递给请来帮忙的导演助理和那位专业摄影师:“一点辛苦费,别嫌少。”
  
  两人接过厚度尚可的信封,脸上露出笑容:“小王导客气了,以后有活儿随时招呼。”
  
  他们虽是厂里人,但赚外快的机会谁也不嫌多。
  
  接着又给许灵和那三名来帮忙搬东西、打杂的子弟小工日结了工资。
  
  许灵拿着钱,笑靥如花道:“盛子,以后有这种好活儿,可别忘了姐姐我!”
  
  那三个小工本以为是来打白工,等拿到日结酬劳后,瞬间喜出望外,连连道谢,表示随时听候差遣。
  
  至于王盛、陈良、猴子、大刘、小兵这几个公司的“正式员工”,他们每月都有一千块的保底工资。
  
  而像今天这样出外景的大活儿,则会额外记录“工分”,根据岗位不同,折算成奖金,月底结算,实行多劳多得。
  
  这是王盛定的规矩,既能控制成本,也能激励大家。
  
  打发走外人,王盛几人才真正松懈下来,累得几乎瘫倒。
  
  摄录一体的摄像机是真不轻,足足七公斤,拎着走一圈都嫌累。
  
  ……
  
  回到家,母亲张秀兰已经做好了晚饭。
  
  简单的炒青菜、土豆丝,还有一小碟腊肉。
  
  “听说你们今天跑了一天?怎么样啊?”张秀兰一边给儿子盛饭,一边打量着王盛脸上的倦色。
  
  “还行,该拍的都拍完了。”王盛扒拉着饭菜,含糊地答道。
  
  “哎,你说你,好好的厂里工作不去争取,非要去受这个罪。要是累坏了身子可咋整……”王母又开始絮叨,语气里充满了矛盾,既怕儿子没出息,又真心疼儿子辛苦,“那五万块钱,可得仔细着花……”
  
  王保国闷头喝了一口粥,插了一句:“孩子干正事,你唠叨啥。吃饭。”
  
  王盛听着母亲的絮叨,也没多说话,只是默默吃饭。
  
  ……
  
  一夜无话。
  
  次日一早,王盛就带着昨天拍摄的所有BetacamSP录像带,来到了北影厂的剪接车间。
  
  1996年,录像带剪辑远非后来的数字非编那么方便。
  
  BetacamSP是分量模拟信号,剪辑需要专业的对编机。
  
  通常由一台放机用来播放素材带、一台录机来录制母带和一台编辑控制器组成。
  
  剪辑过程是线性的、物理的。
  
  剪辑师需要先在放机上找到要用的镜头的入点和出点,在录机上找到母带上要插入位置的入点,然后通过编辑控制器控制两台机器同步预卷、播放,在准确的时刻,录机开始录制,将放机上的信号复制到母带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