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流勇破茧 (第1/2页)
苏予锦首战告捷的喜悦尚未散去,职场的暗流便已汹涌而至。
那日,她耗时半月跟进的一组优质客户,一对准备为子女安家的高知夫妇,原本已对公司叠院户型表现出强烈意向,却在临签合同前突然转变态度,语气疏离地表示“再考虑考虑”。苏予锦心中生疑,私下多方打听,才从一位相熟的渠道商处得知真相:客户竟被同部门的李敏截胡,以“额外申请到98折优惠”及暗示“苏销售经验浅,后续服务可能跟不上”为由,将客户引向了李敏。
更让苏予锦心寒的是,当她试图向主管陈经理说明情况时,对方只面无表情地翻着报表,淡淡道:“小苏啊,客户选择谁是他们的自由。公司只看结果,不过程序正义。你自己没守住,就要从自身找原因。是不是哪里的服务没做到位?”这话如同冰水浇头,她瞬间明白了李敏是陈经理一手带起来的“自己人”,而自己这个“空降兵”,显然成了被排挤的对象。
接连几日,苏予锦明显感到氛围不对。晨会上,她的提案常被陈经理鸡蛋里挑骨头;分配客户资源时,优质线索也总“恰好”绕过她。她像被困在无形的网中,奋力挣扎却越缠越紧。午休时,她独自躲在楼梯间,望着窗外车流,巨大的无力感席卷而来。难道选择跳出舒适圈,真的错了吗?
“躲这儿修仙呢?”沈静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她特有的调侃。她递给苏予锦一杯热奶茶,在她身边坐下,“李敏抢客户的事,我听说了。”
苏予锦鼻尖一酸,强忍的委屈几乎决堤:“静姐,我是不是真的不行?”
“胡说!”沈静打断她,眼神锐利,“这根本不是能力问题,是办公室政治。陈经理这是在给你下马威,想让你知难而退,或者……乖乖听话。”你呀自己的客户,自己要把握好,不是谁抢你就给谁。以后不挣馒头也要争口气。
“那我该怎么办?去找杨总?”
“现在去找,只会显得你沉不住气,处理不了复杂人际。”沈静摇头,压低声音,“我们要用他们的规则,玩赢他们。”她凑近苏予锦,如此这般地低语一番。苏予锦感受到的压力并非错觉。主管陈经理近来的刁难愈发明显,晨会上的点评尖锐带刺,客户资源的分配也总是“恰好”将她边缘化。就连她提交的市调报告,也被批为“流于表面,缺乏深度”。同组的李敏等人,更是明目张胆地在她面前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
当天下班后,苏予锦拖着疲惫的身心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她不知道的是,在她走后不久,沈静提着一个小巧的纸袋,敲响了陈经理办公室的门。
“陈经理,还没走?正好,朋友送了点上好的大红袍,知道您好这一口,顺道给您带点儿尝尝。”沈静笑容温婉,将纸袋放在茶几上,动作自然流畅。
陈经理有些意外,推了推眼镜:“沈经理?太客气了,这怎么好意思。”他与沈静分属不同项目组,平日交集不多,但深知沈静是杨总眼前的红人,业务能力拔尖,人脉也广,不敢怠慢。
“应该的。”沈静顺势坐下,语气轻松地聊起行业动态,几个精准的见解让陈经理不由点头。话锋一转,她似是不经意地提到:“说起来,我们组那个苏予锦,之前跟我搭档过,挺踏实一姑娘,就是有时候轴了点,不懂变通,没少让我操心。听说现在在您手下?”
陈经理笑容微敛,含糊道:“年轻人嘛,是需要多磨练。”
沈静抿唇一笑,眼神却清亮:“是啊,磨练是好事。这姑娘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韧劲儿足,认准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当初守尾盘,谁都觉得没戏,她硬是一套套全清出去了,客户口碑还特别好。杨总那次看了报告,私下都夸她有灵气,说现在肯这么沉下心琢磨客户的年轻人不多了。”
她语气平和,像在聊家常,但“杨总”、“夸赞”、“灵气”这几个词,却像小锤子轻轻敲在陈经理心上。他端起茶杯,掩饰性地喝了一口。
沈静仿佛没看见他的细微反应,继续道:“其实吧,我觉得她这性子,打磨好了是把利剑,就是需要个好师傅带着。陈经理您带团队是出了名的严格,有您敲打,是她的福气。就怕她有时候不开窍,领悟不到您的深意,白白浪费了您一番苦心,也耽误了项目进度。”她叹了口气,语气真诚,“要是她能在您手下快速成长起来,独当一面,您不也省心多了?到时候成绩出来,还是您领导有方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