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专利陷阱 (第1/2页)
周一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办公室的地板上投下长短不一的光斑。林舟刚把儿子新画的“全家超人图”贴在办公桌角,小王就抱着一摞订单冲了进来,脸上的笑容比窗外的阳光还灿烂:“林总!‘老年定制版’周末卖了三千多套,经销商都在催补货!”
办公区里一片欢腾,键盘敲击声都带着轻快的节奏。上周六医院那场惊心动魄的手术还历历在目,可看着屏幕上跳动的销售数据,林舟紧绷的神经终于松了些。他端起桌上的冷咖啡喝了一口,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桌角的画纸——小宇画的自己穿着西装,胸口也缀着颗星星,和那张超人纸条上的图案遥相呼应。
“科瑞那边怎么样了?”林舟随口问了句。虽然“老年特惠”打了个漂亮的侧翼战,但科瑞国际的“万人团购会”毕竟声势浩大,他心里始终存着份警惕。
小王脸上的笑容淡了些:“他们常规款卖得还行,但老年群体几乎没人买。不过……”他挠了挠头,“听说科瑞老总昨天在内部会议上发了火,说要给我们点颜色看看。”
林舟皱了皱眉,刚想追问,办公室的门就被猛地推开。法律顾问陈律师脸色苍白地闯进来,手里捏着个牛皮纸信封,额角的汗珠顺着鬓角往下滑:“林总,出事了!科瑞起诉我们侵犯专利!”
“什么专利?”林舟腾地站起来,椅子腿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周围的欢笑声瞬间停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摞厚厚的法律文件上。
陈律师把信封里的传票和专利复印件拍在桌上:“‘智能感应’模块专利,科瑞要求我们赔偿500万,还要立刻停止生产所有相关产品!”
林舟的目光落在复印件上的专利号,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攥住,猛地往下沉。这个专利名称和他们产品的核心感应模块几乎一模一样,去年研发时他特意看过相关专利池,当时并没发现这个注册信息——显然,科瑞是早有准备。
“拿给老吴!”林舟抓起专利文件就往技术部跑,皮鞋踩在楼梯间的声控灯上,一路亮到三楼。技术总监老吴正对着电脑调试新算法,看到林舟冲进来,手里的咖啡杯差点洒了:“林总?出什么事了?”
“对比代码!”林舟把专利文件拍在桌上,声音都带着颤,“科瑞说我们抄了他们的感应模块,你立刻比对我们的核心算法和这个专利的权利要求书!”
老吴的脸色瞬间变了,立刻招呼团队围过来。技术部的灯整整亮了三个通宵。林舟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白天处理经销商的质疑电话,晚上就守在技术部,和老吴一起逐行核对代码。苏晴每天晚上都会给他带晚饭,保温盒里的粥永远是温的,她从不多问,只是默默帮他揉按发酸的肩膀,说“爸在医院恢复得很好,小宇天天画超人给你加油”。
第三天清晨,天刚蒙蒙亮,老吴顶着浓重的黑眼圈走到林舟面前,手里拿着两份打印好的代码比对报告,声音沙哑:“林总,我们的感应算法确实是独立开发的,核心逻辑完全不同。但……”他顿了顿,指尖点在报告的某一页,“有两个基础参数和科瑞的专利重合了,他们就是抓着这一点起诉的。”
林舟的目光落在那两个熟悉的参数上,只觉得眼前发黑。专利诉讼里,“等同原则”是致命的武器,即便核心逻辑不同,只要有部分技术特征相似,就可能被认定为侵权。他靠在墙上,摸出内袋里的超人纸条,指尖反复摩挲着那些歪歪扭扭的拼音,心里涌起一阵无力感——难道真要看着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毁在这样的陷阱里?
就在这时,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屏幕弹出【商业分析】提示,是公司智能系统的后台预警功能:【科瑞国际“智能感应”专利(专利号:ZL202XXXXXXXX)存在功能性缺陷,2023年曾因“技术方案不具备创造性”被欧盟知识产权局驳回,可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无效宣告请求】。
林舟猛地直起身子,眼里瞬间燃起光。他抓起手机,立刻拨通了陈律师的电话:“陈律师,查科瑞这个专利的国际审查记录,重点查欧盟那边的驳回文件!另外,联系最权威的专利代理机构,我们要提无效宣告!”
挂了电话,他把纸条重新揣回口袋,像是揣了颗定心丸。老吴看着他紧绷的侧脸,忍不住问:“林总,真的能行吗?科瑞可是外资企业,人脉比我们广。”
“行不行都要试。”林舟的声音很坚定,“我们的技术是自己熬了无数个夜搞出来的,不能让他们这么污蔑。”他走到窗边,看着远处冉冉升起的太阳,突然想起新闻发布会上说的“做保护用户的超人”——现在,他要先保护好自己的公司。
可他们还是慢了一步。第二天一早,《财经早报》的头版就刊登了《本土企业涉嫌抄袭外资品牌,科瑞国际维权索赔500万》的报道,配图是科瑞总裁拿着专利证书的照片,标题刺眼夺目。紧接着,几家知名科技媒体也纷纷转载,评论区里炸开了锅:“果然是小作坊,只会抄别人的技术”“支持外资维权,这种抄袭企业就该倒闭”“以后再也不买他们的产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