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真是自愿来的? (第2/2页)
因为运输困难、更因为南疆穷!
北疆支边农垦知青的口粮实际是28公斤一个月,而南疆支边卫戍知青的口粮是25公斤一个月,三成是粗糙的玉米面。
在没转正之前工资只有15元。
还没等宝根回忆完这些资料,大脱粒已经开到了营地门口。
捷克大脱粒这么大的卡车很少见,守门的民兵们都很稀奇。
坐在副驾驶的唐向阳拿出了介绍信,民兵队长只是看了一眼便挥手让他们开进营地。
按照上级的吩咐,对待进入营地的知青必须是和颜悦色,无须过多的检查——重要防备的是营地人的人偷偷逃返。
卡车在一处空地停下,引来不少已经到了这里好几天的知青们的远远围观。
看到宝根这帮人精神抖擞的跳下车,不少人或多或少的露出了怜悯或者讥讽的神色。
其实来到这里的不乏志愿者,但在得知南疆真正的环境和待遇后都会如他们现在这样忧心不已或者干脆麻木。
每天来运人的卡车上都配有带枪的民兵和干部。
说是为了防止路上的危险......。
“向右看齐!”
宝根其实比他们更清楚南疆的情况,自己要是没外挂和实在的好处,他也不会选择去那边。
在宝根的口令下,十个一水八成新军大衣的新来知青当着众人的面开始整队。
“立正、稍息、讲一下!”
“报数~!”
本来死气沉沉的营地因为这些个活宝的表演变得松快了些。
但所有抱着手盯着宝根十人的知青们都认为这帮人怕是快活不过十分钟。
老齐主任站在帐篷外面严肃的看着新来的几个知青在列队喊口号。
气势还算不错......。
他瞄了一眼手里的表单,脸色难得略微松快了点。
京城来的十个志愿者,全都是优秀学生干部,都是主动要求去南疆的。
这种年轻人很好做工作,第一关审核几乎没问题,但也最容易在介绍南疆实际情况的环节出问题。
说起来他也有点脸红。
给内地的待遇资料是一张,而他们当地实际执行的又是另外一张。
但,既然都来了......。
看着眼前这个叫张宝根的年轻人递给自己的资料,齐主任没忍住一遍又一遍的在揉着眼睛。
上头说过会有几个不错的年轻人下来,可他也没料到会是如此“不错”!
全国少先队总队长、京城团委学生委员、京城学生联合会总会长、十七岁就是D员。
别人获得的荣誉恨不得每一条都写上一百字,可这个年轻人的荣誉栏里全是米粒小字,而且极其简短。
例如国家级优秀学生*7......。
再看齐主任最看重的出身一栏,好么,烈士子弟。
养父是军人加工人出身的中层干部、养母是小学教师、姐姐在总参保密单位工作,大哥是公安干部。
这成分简直是红到发紫了。
带着一脸的不可思议,齐主任问了一个自己都觉得很蠢的问题。
“张宝根同志,你真的是自愿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