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老李和老秦 (第2/2页)
更重要的是,莫疆生在他小叔遗留的笔记本里发现了几个线索,在八连驻地的附近可能存在另外一个地下泉眼。
李长青这些人都是听着莫疆生小叔的名字长大的,当即信了七成!
师部和下头农场里不太服气的本地知青纷纷报名参加李长青发起的收复活动,人数才几天就超过了三十。
师里对这件事其实不是很热心,只是为了不打击本地知青的积极性所以一直在敷衍。
旁人不急,但莫疆生急。
他眼珠子一转,把主意打到了在旁边看戏的张宝根身上。
于是那些闹得最欢腾的本地知青忽然换了调子变得阴阳怪气起来。
“师里才有了一个排级集体一等功和个人一等功,是全兵团的关注点,可才过了半个月就连丢两块阵地,估计全兵团的知青知道了都会对我们师之前的荣誉产生疑虑......。”
没传几个人,这话又有了变化。
“张宝根他们不是很能耐么,又是全兵团的知青表率,怎么到了需要热血知青去收复阵地的时候却不吱声了?”
“京城知青,呵呵呵呵。”
气得孙主任想打电话把这帮人的爹都给骂一顿。
方法有点恶心,但效果很不错。
宝根几个虽然不是很在乎,但第三师来自京城的知青也不少,根本受不了那个“呵呵呵呵”。
两边立即私下对立起来。
刚好李长青在办公室里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来自通州的一哥们,叫秦革山。
老秦的资格比李长青老,其实也一直在研究沙漠驻地的事。
师里改制的机会,他也很眼热。
但老秦这个人比较稳,他知道比起本地知青李长青,自己最大的弱点是在当地人脉上,尤其是后勤方面。
打个比方,如果他和李长青各带一个知青排去收复五连和八连驻地,师部优先补给的肯定是李长青那边。
不是领导们偏心,而是运输部门里很多都是兵团老人在管事。
例如如今师部汽车连管事的郭玉峰就是兵团子弟出身。
收复驻地、沙漠种树屯田老秦都不怕,他就怕自己的补给不能准时到。
可当莫疆生使坏把张宝根也扯进来后,老秦立即动了心。
他比宝根大五岁,但宝根的名头他早就如雷贯耳。
作为京城人,老秦对宝根的能力和手段那是相当佩服的。
如今的勘探队不是和汽车连有瓜葛么?
如果张宝根肯出面来负责他驻点的后勤运输工作,老秦觉得自己胜过李长青的概率将暴增。
老秦越想越觉得这事八成能干!
于是老秦也没藏着掖着,提了不少好东西去拜访张宝根。
京里年轻人都知道,别在张宝根面前玩心眼子,所以老秦把事情摊开了说的。
其实这件事对宝根来说也是有好处的,他很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不答应不行啊,TMD,莫疆生这小子居然胆大妄为的看上了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