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带最狂的兵 (第1/2页)
一般情况下,一个连长越级去师部是不被接待的,可谁让红旗八连是师部直属单位呢。
张宝根进师部畅通无阻,一路上都是熟人在打招呼。
马车上的红旗砖头四十五团就留下了几十块当样品——人家摆明了想仿制。
宝根能怕这个?
大大方方的送给人家,走前还留了句话:如果研究出来个所以然了,别忘了给我言语一声,我好过来庆贺。
天山南麓冬天出门不好过,夏天出门依然是遭罪。
要不是靠玉扳指水护着皮肤,一路顶着骄阳风沙驾车到师部,他八成会变成非洲蜀黍。
马车没有直奔师部办公楼,他拐弯直接去了文工团。
推开门的伊白梅眨眨眼笑了:“哟,是哪里来的黑人?”
还没等宝根解释,小手一拉就把他给拽进了宿舍。
砰,门被关上,吧嗒,这是上锁的声音。
“伊白梅同志,你不要这样,我的革M意志坚贞不屈......。”
“嗯,波~~。”
在师部盘桓了三天,张宝根这才恋恋不舍的带着师部技术员一起返程。
......
数百公里的路程往返让师部的技术员看上去灰头土脸,宛如一个沙漠出来的难民。
他站得笔直,在回答孙主任的问题。
“砖头生产的全过程我都看了,很奇怪,前面的流程可以说比我们其他的单位生产砖头都要讲究,但最后出来的成品砖在露天里放一晚上质地就发生了极大的强化。”
“我和张连长一起分析过,觉得最大的可能是那片山坡上的黏土有些古怪。”
“我取了一些样本,准备发到京城母校去研究研究。”
听到这个答案,孙主任有些失望。
他让技术员先坐下,还给对方倒了杯水。
孙津淮最希望的是红旗八连的红砖生产法子是可以推广的那种,但现在看来果然是特例。
他在办公室里踱步走了两圈,又对技术员同志提出了两个问题。
“八连的生产跟得上么?”
“师部这次可是下了十二万块的任务。”
技术员放下杯子,他显然听懂了孙主任话里的隐藏意思。
“有些困难,因为我发现八连每天还要完成巡逻和开荒的任务,我去的这些天里,几乎都是被八连代管的那些插队知青在做砖头。”
“那一小片浅层煤矿我也看过,品质很差,估计维持不了多久,虽然出产泥巴的山坡距离八连驻地很近,但采煤点有些远。”
“我和张连长也探讨过增加人员扩大生产的问题,可惜水源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现在八连的那点水源,仅仅能保证他们自己的生活基本用水需求和每天一千块的生产用水,有时候还不够。”
孙津淮惋惜的闭上眼睛,用力捶了捶手心。
煤炭品质差、储量超级少,让这种砖头的生产大概率是一锤子买卖,这让他们决心无法加大投入。
可八连那个鬼地方水源又珍贵,每天一千块的出产估计还是知青们发扬精神省吃俭用攒下来的。
“哎~~,看来,给八连五个月的生产期是合理的。”
他沉吟了一下,送走了技术员。
孙津淮回到办公桌边,抽出一份文件再审阅了一遍,微微摇头显得有些举棋不定。
这份是师部临时划拨给八连砖头生产任务的文件。
任务量和工期还是比较合适的,没什么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