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瞎捣鼓 (第1/2页)
张宝根做事向来很有前瞻性和目的性。
他表现出来的随性不过是为了自己的计划找点借口和乐子。
早在来八连之前,先烧砖头后搞玻璃的计划早在他心里成型。
加强版的红旗砖头完全可以充当修建玻璃熔炉的耐火砖,在搞定合适的沙子原料后,他立即开始下一步计划。
虽然他能通过笔记本搞到相应高温炉子的修建图纸,但想修这种炉子可不是修砖窑,里头的门道实在是太多了。
张宝根没有太多时间让知青们去反复犯错和积累,他需要合格的熔炉建筑工人。
这种工人,呵呵,叶城地区正好有!
在维族建筑里经常会用到一种材料叫做琉璃砖,京城里的建筑也曾大量使用过这个材料,宝根早就知道能修烧制琉璃砖炉子的工人自然也能盖烧玻璃的炉子。
如今全国烧琉璃砖最厉害的在京城和北方少数地区,但在什喀和叶城地区依然有这种传统手艺流传。
只不过现在人家都不敢说自己懂这个罢了。
不过你以为你不说,宝根同志就查不到你了?
隔壁吉热克公社就有几个人不是很擅长放牧和种地,每天工分都拿得不是很多,天天吃不饱。
张宝根提着礼物找上了隔壁公社——那个,我们的红旗砖窑出了点小问题,找你们借几个懂行的师傅去看一眼。
人家公社一看是这个事,那必须支持啊。
当即给那几个吃不饱的派了三个月的工期——去支援八连的砖窑建设。
五个维族老少爷们到了地方,立即被安排住进了刚刚修好的红砖房,吃住都是和知青们一起,工分给的是技术员标准,十五个!
领队的老头把最后一口兔肉吞进喉咙里,随意擦擦手看了眼宝根的图纸。
他古怪的看了这位连长同志一眼,心里很清楚这东西根本不是砖窑。
宝根淡淡的笑了笑:“我是半军事单位,有些事不好明说,请回去后务必注意保密。”
老头点点头,信了。
宝根也不怕他乱说,因为刚才那句话就是一句套话——每个知青、访客来这里,他都会嘀咕差不多的一句话。
老头叫库尔班,是后世叶城琉璃砖非遗家族的开创人。
修几个烧琉璃的炉子对于他和他的子侄来说很轻松,就是这个图纸有些地方透露着古怪。
不过在仔细研究了之后,库尔班的眼睛越来越亮。
这个炉子了不得啊!
张连长对库尔班几个技术员很客气,但库尔班还是对宝根有些意见。
“不要叫我大叔,我才三十二岁的嘛!!!”
张宝根无所谓的挥挥手。
“我才十八,您都大了十多岁了,叫叔没毛病。”
库尔班:.......。
在糊弄好师部之后,张宝根一直在想着解决连部的用水问题。
打泉眼的设备只有叶城县里才有,更远的就要跑到四十五团那边去借。
四十五团隔着几百公里,所以他只能是去找叶城那边商量。
不过到了地方,他的连长级别立即不太够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