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仁心药铺初筹谋 (第1/2页)
有了贾敏的资金支持与合伙意向,林望舒心中底气顿足。
诸事繁杂,千头万绪,她决定首要之事,便是将药铺开设起来,此乃她安身立命之本,亦是积累声望、践行理念之基。
那几间收回的铺面中,她特意留下了位置相对僻静、但院落较为宽敞的一间,准备用作药铺。
药铺之道,与那胭脂水粉、绸缎百货不同,并非一味追求闹市繁华。医者仁心,药材地道,即便身处深巷,患者亦会慕名而来。
这日,她带着抚剑并两个懂些土木的仆役,再次来到那选定的铺面。与前次的仓促查看不同,此次她看得极为仔细。
“这临街的门面,需得开阔敞亮,辟为诊堂和药柜。后面这处小院极好,正好用来晾晒、炮制药材,务必打扫干净,砌好灶台药碾等物。”
林望舒指着院内空地规划着,“厢房可以隔出几间静室,一来可供重病者暂歇,二来……”
她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对身旁的抚剑道,“尤为重要者,需得设一处专为女眷看诊的隔间,务必清净隐蔽,出入便宜。另在楼上设置官眷专用的屋子吧,避免被冲突了,我们倒是还好,平常百姓怕是要惹官非,踏步设置私密一些。”
抚剑目光一闪,立刻领会,沉声道:“奴婢明白,定会安排妥当。”
看罢铺面,林望舒心中已有全盘规划。
修缮之事,交给了赵猛手下一个曾做过泥瓦匠的护卫监工,要求务必用料扎实,整洁通风。
接下来,便是最关键的人了,文嬷嬷。
她再次乘车前往那处偏僻庄子。
此次再见,文嬷嬷似乎早已料到她会来,院中已收拾得越发利落,那些长势良好的药材也被分门别类地捆扎好,显是准备随时带走。
“嬷嬷看来是知晓我的来意了。”林望舒笑道。
文嬷嬷依旧是那副沉静模样,行了礼方道:“姑奶奶那日所言,非是虚话,老奴自然需早作准备。”
她目光扫过林望舒带来的仆役,“这些药材,皆是老奴近年所种所采,炮制亦算精心,或可充作药铺初期的备用之资,省却些采买银钱。”
林望舒心中甚慰,道:“有劳嬷嬷费心,铺面我已选好,正在修缮。今日便可接嬷嬷回城,往后这药铺的筹建、药材收储炮制、乃至日后坐堂问诊,诸多事宜,皆需倚重嬷嬷了。”
文嬷嬷并未推辞,只问:“小姐于这药铺,可有具体章程?”
林望舒沉吟道:“我欲将此药铺名为‘济安堂’,取‘悬壶济世,佑护平安’之意。立意不在牟取暴利,而在治病救人。药材务求地道,定价务求公道,遇贫苦者,可视情况减免诊金药费。”
她顿了顿,看向文嬷嬷,语气愈发郑重:“此外,我另有一想,需与嬷嬷商议。如今世道,许多女眷患有隐疾,或羞于启齿,或不便与男医者言说,往往延误病情。嬷嬷亦是女子,精通药理,我想在这济安堂内,专设一‘女科’,由嬷嬷主持,专为女眷调理诊治。初始可先从调理气血、温养容颜入手,此类需求,无论贫富女子,大抵皆有。待日后名声渐显,再逐步深入。不知嬷嬷以为如何?”
文嬷嬷听罢,那双古井般的眼中骤然迸发出一抹极亮的光彩,她深深看了林望舒一眼,缓缓道:“小姐仁心,思虑周全,老奴佩服,此事实在是积德行善之大举,老奴必当竭尽所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