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人中之仙,武道之极! (第1/2页)
麒麟阁,二楼
沈羡与薛芷画在郑观应的相引下,来到二楼的一处待客区域,小吏奉上香茗,后退恭候。
郑观应介绍道:“麒麟阁建有七层,一层是属吏办公之所,二层是阁丞和直学士的办公地,第三层到六层,开始藏有武道第一境至第七境的功法、武技典籍,第七层则是我大景开国太祖和开国勋贵的画像和事迹图册。”
沈羡面上若有所思,暗道,第七境的功法都有?
嗯,不对,第七境的武者叫啥来着?
“这个,薛大人应该知道,薛大人的祖上,薛国公的画像就在第七层。”郑观应脸上笑意繁盛,语气中带着几许讨好。
沈羡问道:“功法如此珍贵,在阁中安全有何保障?”
郑观应还未说话,薛芷画在一旁接过话头儿,道:“阁中功法拓本,倒无需担心有人盗取,麒麟阁修建之初,就有九境真仙布下仙道禁制,阁中禁绝一切仙武人士打斗,天后掌管着唯有帝王才能掌管的开启锁钥,下放副钥给掌阁学士,掌阁学士再授十二分钥予十二评事,十二评事也只能行走于不同的区域,阁中功法多为梵门武学,重养生的道门武学不多,且六境以上武道功法典籍,缺失、散佚、錯漏严重,真正的原籍还在别处。”
沈羡道:“拓本?”
不过想想也是,江湖中人视武学功法为立身之本,岂能轻易给于皇室?更遑论堂而皇之摆放在麒麟阁?
除了伐山破庙收集的梵门武学典籍,只怕开国勋贵和皇室上层也先挑走一部分藏在府库中。
薛芷画道:“比如我薛国公祖上赖以成名的武技暴雨梨花枪,祖父当年为了援建麒麟阁,就曾拓印了一本给皇室,但许多关要、感悟,受制于个人领悟,并未讲明,也无法在书上载明。”
沈羡闻言,心头明了。
阉割版,留一手是吧?
而且如果真的有效力于朝廷的武道奇才,修炼到某种境界,就需要求到薛国公府上,这就是人情。
当然,可能的确是写不清楚,如果有课本就能学好,那还要老师做什么?图书馆必然人满为患。
而且真正的前沿学术,定然是来自学术会议,反映在仙道之中,就是小范围的论道切磋。
“人之一生精力有限,有一二门武技臻至出神入化,就足以驰骋天下,贪多反而嚼不烂。”薛芷画见沈羡面上现出思索,又提醒了一句。
她知道眼前少年同样是武道痴人,担心陷在浩如烟海的功法里。
高阶武道功法同样看重悟性,只是没有仙道功法那般如看天书罢了。
沈羡状似无意地问道:“不知薛老国公是何等修为?”
薛芷画未说话,一旁的郑观应手捻颌下胡须,笑道:“薛老国公乃是七境人仙,人中之仙,武道之极。”
沈羡一时默然,心头思量。
武道原来只到第七境人仙!
一切都说得通了,为何是道门治世,而不是皇室收天下强兵,威压天下不臣。
武道本身就是为皇权服务的,帝王可修武道,但多半不能修仙道,否则那是仙朝。
郑观应解释道:“当年太祖皇帝破山伐庙,收集天下武学,集开国勋贵之力,试图推演出第八境、第九境功法和境界,以期问长生道果,但无果而终。”
沈羡忽有所悟,感慨道:“修命不修性,临了一场空。”
当然,他并不觉得武道就此断绝。
郑观应笑了笑,道:“故而,如今都中勋贵子弟,多修仙法。”
说着,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薛芷画。
薛芷画自嘲一笑道:“九境仙,于仙道中人,同样是镜花岁月,一场幻梦,不过多活一些年头儿。”
沈羡没有继续这个话题,问道:“丹药和神兵又在何处?”
薛芷画道:“不在麒麟阁中,也在麒麟阁中。”
沈羡并未出言,静待解释。
“麒麟阁可直通皇室的一个福地,你既然提调麒麟阁,就能聚十二分钥,前往取用丹药、神兵、宝甲,但据说内部皆在朱雀神念之下。”薛芷画说着,似有隐晦提醒之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