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所谓……正的发邪! (第1/2页)
沈宅,花厅
正在厅中议事的沈氏族人,闻言,皆是齐齐一愣。
沈羡道:“二爷爷回来了,我们去迎迎吧。”
说着,当先去相迎。
而韩毅看向那青衫少年,暗道,兰溪沈氏莫非惹上了酷吏?也不知沈学士能不能挡得住大理寺那些恶犬的扑咬。
其实,他也在心里暗自打鼓。
咬了咬牙,一步跟上。
沈羡察觉到韩毅随行,暗道,这个年轻人倒是可用。
先前本来想打发韩毅离开沈宅,毕竟涉及到家事,不好让外人参与。
但他初来神都,没有体己人,就打算抬举一下这韩毅。
这也是一次考验,有眼色、嘴巴严,才能成为合格的领导秘书。
沈政也猛然惊醒,起身道:“先去迎迎父亲大人吧。”
而后沈斋和沈虔几人,也都纷纷出得厅堂。
而牛车停靠在沈宅大门前,在管家的搀扶下,牛车上下来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
其人身长七尺,松骨凛严,身形健朗,在管家的陪同下,拾阶而上。
原本在门外长椅上的仆人纷纷上前,牵马的牵马,卸车的卸车。
不大一会儿,沈临一行人来到仪门。
此刻,沈羡与沈政、沈斋、沈虔等众人也黑压压,相涌而来,立定身形。
沈临苍老目光逡巡过一群人,目光先是落在沈政脸上,唤道:“伯言。”
然后,落在沈虔脸上,唤道:“仲诚也来了。”
沈政快行几步,喊道:“父亲大人。”
说着,搀扶起沈临的胳膊,压低了声音道:“父亲,家中刚刚出了事儿。”
沈临面容沉静如水,道:“到厅堂说。”
少顷,在沈政陪同下,向题着“兰梅棠棣”四字的木质匾额下的厅堂行去。
众人分宾主落座,仆人奉上几盅香茗,徐徐退至厅堂外。
沈临端起茶盅,轻轻抿了一口庐山的云雾茶,只觉齿颊生香,疲乏尽去,问道:“说吧,何事?”
沈斋道:“父亲大人,大理寺的相熟刑吏向我说,虞家盲女逃出了神都,大理寺的刑吏已然前往谷河县拿捕。”
沈临苍老眼眸微眯,看向沈斋和沈政兄弟,又看向沈虔,问道:“你们兄弟是怎么合计的?”
沈政道:“四弟的意思是,让二弟骑快马前往谷河县,拿捕了虞家人,解送朝廷。”
沈斋在族中排行第四,而沈虔排行第二,沈斌排行第三。
沈临闻言,怫然道:“胡闹!”
茶盅重重放在茶几上。
沈政闻言,神情讪讪。
沈斋却急声道:“父亲,一旦让大理寺的人顺藤摸瓜,牵连到我们沈氏的身上,可是塌天的祸事。”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成什么样子?”沈临面色一沉,叱道。
沈羡看着这一幕,暗道,沈家这位二叔爷毕竟是在贞元、洪熙二朝的宦海沉浮过的,养气功夫一流。
“羡侄子方才说,虞家盲女就在谷河县沈氏宅邸当中。”沈斋道。
沈临苍老目光投向下首的沈羡,定了定神,问道:“慕之,你和你父亲是怎么处置的?”
显然,老头的记性很好,认出了沈羡。
沈羡道:“回禀叔爷,父亲大人也很为难,信义不立,无以为本,当年既然和人家订了婚约,就应该履约践诺,怎可出尔反尔?”
沈临默然了下,道:“但虞家女乃是盲女,当年订立婚约,终究是草率了。”
沈羡道:“正因是盲女,更不可落井下石,我兰溪沈氏忠信礼义之清名,岂不毁于一旦?”
好就好在是盲女,哪怕天后知晓,都要赞一声信义之辈。
一个成熟的君主是想让小人忠于自己呢,还是想让君子忠于自己呢?
而且是有治世才干的君子?
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
除非君子只知沽直邀名,然后直颜犯谏,不为我所用,那罢之,黜之,杀之!
正如平行时空的武曌,曾试千里马,实在不为所用,那就拿用匕首杀掉。
小人之类是用来当狗的,君子乃是家臣,既愿真心辅佐,岂可欺辱?
这点儿帝王心术都把握不到,还想当谋主?
官场之上,必须秉正道,通权变,所谓……正的发邪!
沈临闻听此言,看向那正气凛然的少年,一时语塞。
这位老者不知道眼前这个记忆中的少年,为何如此凛然不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