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辟邪解厄的正阳神水 (第1/2页)
【快到端午节了,本章是单独加的一章,与本书其他章节无关联,但与人体风水有关联,故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据说《金门记》里有记载一种“神水”。
原文是:“五月五日午时有雨,急伐竹竿,中必有神水,沥取为药。”
特别提到了时间:五月五日午时,也就是端午节的午时。(说明一下:按照天干地支计算的话,寅月是一月,那么五月就是午月。据说最早的端午节是定在午月午日,后改为了五月五日。所以正阳水的五月五日午时,也有版本记为午月午日午时。)
李时珍讲:“水为万化之源,土为万物之母。”(摘自《水部》)
先讲水,后讲土。(水主肾,为先天之本。土主脾,为后天之本。)
我们平时说的饮食饮食,也是先饮,后食。
古人认为:论药之前先论水。
水就是药,并且是“百药之王”。
在《本草纲目》里,有一个治疗不孕不育的“神奇”偏方。
记载:“立春节雨水,其性始是春生发之气,故可以煮中气不足、清气不升之药。
古方妇人无子,是日夫妇各饮一杯,还房有孕……”
关于水的神奇之效,除了咱老祖宗的众多记载之外,国外近些年也有临床实验上的突破。
1973年的诺贝尔奖得主约瑟夫森提出,结构化的水可能具有“分子记忆”的特点。
心理学家加里·施瓦茨,根据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结果明确提出:不但大脑有记忆力,心脏也有记忆力,所有的活细胞都有记忆力。
器官移植患者,会“继承”器官捐献者的部分记忆,比如喜好,性格等,甚至还有更玄的事例。
他因此提出了“细胞记忆”理论。
这是因为,水具有记忆力。
那五月五日午时的水,又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提到午时,我们先复习一遍掌中诀,打开左手,画上掌中诀。(见图)
这个图很重要,字的位置和颜色要记住。(子=老鼠,丑=牛,以此类推)
左边为东,为春。
上边为南,为夏。
右边为西,为秋。
下边为北,为冬。
12生肖里的午马,位于中指的指尖,为夏天,五行属火。
代表夏天的三个地支分别是:巳,午,未。
午,是阳气的极致。
端午,端是开端,意味着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开始了。
午时水,又称“纯阳水”、“龙目水”、“极阳水”、“正阳水”。
正阳水,能够有效提升人体“阳气”,具有止泻、净身、消除四肢无力等多种功效。
民间认为,正阳水充满正气,“制阴症”效果卓著。有助于净宅除瘴、解毒除疫,驱邪避凶,还有化煞、旺财之功效。
一些地区还流行用正阳水作泡浴、洗眼、饮用进补、做药、写符等。
从气候上来说,端午节这一天之后日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
从历法上来说,农历五月被称为“恶月”或“百毒月”。从端午开始,之后有九天是伤身损气耗精元的日子,就是「九毒日」,身体里积聚了半年的“热毒”会在这个时间发出来。
在养生上,端午这一天是「九毒日」的第一天,处在热毒的顶点,正是治愈它的最好时期。
关于正阳水,有谚语道“午时洗目睭(眼睛),明到若乌鹙”,又说“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下面,我们详细说一下正阳水怎么做。
首先,【雨水】最好。
雨水是从天上而降,不沾地。也就是说,还没有落到地上的雨水,被称为无根之水。这也是李时珍记载的13种天水之一。
如果不下雨,【泉水】也可以,受阳光照射,承天地之气。
前两者都找不到的话,用【井水】也可以替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