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初见董卓。(谢无财便是嘚、千书看破、风铃草打赏!) (第1/2页)
刘备率四百轻骑,为赴师命,一路不敢停歇。
披星戴月跨越豫兖之地,风驰电掣穿过冀州平原。
越近巨鹿,他心越沉。
沿途所见,与离开之时大为不同。
曾经被官军清剿过的黄巾势力死灰复燃,三五成群的溃兵游勇在乡野间出没。
豪强、世家坞堡紧闭,百姓聚众结寨自保。
这般景象,哪像是即将大破黄巾的态势?
“主公,情形不对。”
典韦沉声道,一路行来,已经有不少鬼祟身影在远处探查他们一行人了。
“嗯,”刘备面色凝重:“张角根基未断,董仲颖恐未竟全功。加速前进!”
他必须尽快到达广宗,看看董卓究竟在搞什么鬼!
一行绕过险径,直抵广宗汉军大营。
刘备勒住缰绳,望着眼前大营。
与上次刚入广宗地界就被斥候拦查不同,这次他们数百骑直至营门前,才见守营士卒懒洋洋地抬起眼皮。
一个校尉模样的军官按着佩刀,慢悠悠地上前。
“来者何人?”
刘备勒住“绝影”,压下心中因营防松懈而起的忧虑,在马上微微欠身,保持礼节:
“在下别部司马刘备,刘玄德。奉左中郎将皇甫嵩将军之令,率部前来助战,此为皇甫将军手书。”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皇甫嵩的手令文书,递了过去。
“哦?原来是刘司马。听闻你在颍川打了几个胜仗?不过嘛……”
他拖长了语调,目光扫过刘备身后虽精锐但明显疲惫不堪的四百骑,特别是看到牛憨那柄骇人的大斧和典韦那双铁戟时,眼角跳了跳,才继续道:
“董将军此刻正在中军大帐议事。
“营中自有规矩,你部远来疲惫,就先在营外等候吧,待我通禀董将军后,再行安置。”
此言一出,刘备身后众骑顿时一阵轻微的骚动。
他们千里驰援,人困马乏,却被要求在这危机四伏之地于营外等候?
连营门都不得入?
张飞若在此,恐怕早已暴喝出声。即便是关羽,丹凤眼也得眯起。
牛憨瓮声瓮气地低哼了一声,他虽不善言辞,却也感到一股憋闷之气。
自幽州至豫州,再转战千里而回。
他追随刘备追亡逐北,破涿县黄巾、解蓟县之围、点长社燎原之火、灭波才狼子野心。
哪一仗不是血战功成?
一路上,三位兄长呵护有加,卢公皇甫诸将青眼相看,就连曹操也曾脱口赞他“真虎臣也”!
昔日樵夫,早已不是旧时心性。
而他最敬重的大哥刘备,敦厚仁义,心系苍生,为广宗战事不惜以身赴险!
如此人物亲临,董卓岂不该倒履相迎?
如今竟遭区区营门校尉如此轻慢!
牛憨越想越怒,牛眼瞪大,几番血战磨砺出的煞气沛然涌出,如无形利刃直逼那校尉。
那而那校尉不过是个寻常军候,哪里见得过如此恶人?
顿时吓得连连后退,色厉内茬得喝到:“此处乃朝廷大营,你等欲造反乎?”
他那不堪之姿落入刘备眼中,更是让其眉头紧皱,心中怒意渐生。
卢师在的时候,北营何曾有这等软蛋!
但他心知此时绝非冲突之时。
“四弟,务躁!”
刘备先止住牛憨,随即强压火气,对那校尉不容置疑地说道:
“备奉的是皇甫将军军令,亦是卢中郎将临行前的嘱托。若因延误军机致有闪失,军侯可能担待?”
他提到皇甫嵩和卢植,尤其是“卢植”二字,让那校尉面色变了几变。
卢植虽被革职,但在军中威望犹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