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意外的求助 (第2/2页)
陆云静静地听着,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将灵枢的分析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他知道“墨影”可能没学过复杂的算法,特意把卡尔曼滤波的原理简化成比喻:“你现在的滤波方式就像用筛子筛沙子,连细沙带碎石一起滤,自然慢;卡尔曼滤波更像有智能的筛子,能先判断哪些是有用的信号(细沙),哪些是干扰(碎石),只留下需要的部分,速度会快很多。我给你一个简化版的算法公式,你直接代入Arduino开发板就行,代码我附在后面了。”
关于电机的选择,他没有只给型号,而是找了三家性价比高的批发商地址,备注“这几家支持小额零售,我以前买过,质量没问题,记得选带减速器的版本,虽然贵五十块,但不用你自己组装,省时间”。
结构优化部分,他画了个简单的示意图,用红线标出需要加厚的地方:“你可以去废品站找旧的笔记本电脑外壳,那种材质就是ABS+PC的,加热后能塑形,比买新的便宜一半。加强筋不用太复杂,剪两条细铁片粘在里面就行,我试过,承重足够。”
最后,他补充道:“电源部分我给你改了个电路设计图,用开关稳压模块,转换效率能到90%,这样电池容量不变的话,续航能延长到两小时以上。如果实在买不到模块,我教你用旧手机充电器改一个,步骤很简单。”
敲完最后一个字,陆云看了眼时间,已经快十一点了。他伸了个懒腰,窗外的风卷起落叶,打在玻璃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就在这时,私信窗口又亮了。
“大神!您的回复我看完了!”墨影的消息带着明显的激动,“那个滤波算法的公式,我之前在论文里见过,但一直不知道怎么简化,您给的代码我刚才试了一下,延迟真的降下来了!还有电机型号,我刚才查了参数,正好符合要求!结构那个点,我昨天测试的时候就觉得那里有点软,您一说我就明白了!太感谢您了!我明天就去买零件,等做好了一定给您发照片!”
紧接着,又是一条消息:“其实……我刚才发的设计图里,那个轮椅扶手不是道具。我三年前出车祸,腿断了,后来就退学修家电维生。阿明是我工友,当时车祸是他把我从货车底下拉出来的,自己却被钢管砸了手。我一直觉得欠他的,这次能遇到您,真是……真是太幸运了。您不知道,我昨天晚上对着电脑哭了半宿,觉得自己特别没用,连个义肢都做不好。现在我有信心了!”
陆云看着屏幕,嘴角不自觉地向上弯了弯。他想起自己第一次成功做出简易机器人时的心情,那种从无到有、从失败到成功的雀跃,比任何奖励都让人满足。但此刻的感觉更不同——不是为自己的成功,而是为能帮到别人而感到的踏实。
他回复:“不用谢,我也是正好懂一点。有问题随时问我,慢慢来,做机械最忌讳急。”
“好!太感谢您了大神!等阿明能用上新义肢,我一定让他给您寄我们老家的特产!是自己种的橘子,特别甜!”
陆云笑了笑,没再回复,关掉了私信窗口。他低头看向桌上的“蜂鸟”,又看了看屏幕上墨影发来的那张零件散落的照片,突然觉得,这些冰冷的金属和导线,只要被赋予了帮助他人的意义,就会变得温暖起来。
“灵枢,”他轻声说,“把刚才的义肢设计优化方案存档,再补充一些低成本的替代零件清单。说不定以后还用得上。”
“已完成存档。”灵枢的声音依旧清冷,但陆云似乎从那电子音里听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检测到用户情绪波动:愉悦度提升23%,成就感提升31%。建议适度休息,当前时间已接近睡眠最佳时段。”
“知道了。”陆云关掉电脑,起身走到窗边。夜色更深了,江城的轮廓在霓虹中若隐若现。他想起“熵”公司,想起那些追捕他的黑衣人,想起父亲留下的那本加密笔记本——危机其实从未远离,就像潜伏在黑暗中的野兽,随时可能扑出来。
但此刻,他不再像三个月前那样惊慌失措。指尖的“蜂鸟”余温未散,屏幕上墨影那充满希望的消息还在脑海里回响。他握紧了拳头,掌心能感受到骨骼的硬度——他手里已经有了“火种”,不只是“灵枢”,不只是他的技术,还有这份帮助他人的勇气。
就在这时,城市另一端的一栋写字楼里,地下三层的数据中心依旧灯火通明。数十台服务器嗡嗡作响,屏幕上显示着江城的实时地图,无数个绿色的光点在地图上移动,像迁徙的萤火虫。一个穿着黑色西装的男人站在屏幕前,手指在触控板上滑动,地图迅速放大到陆云所在的小区附近。
“目标编号734,近三个月活动范围稳定,未与可疑人员接触。”一个冰冷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但今晚检测到他登录了‘硬核工坊’论坛,与一个ID为‘墨影’的用户交流义肢技术。”
男人皱了皱眉,手指在屏幕上点了点,调出“墨影”的资料。“残疾,无业,社会关系简单。”他低声说,“排除威胁。继续监控734,重点关注他的网络通讯和硬件采购记录。”
“明白。”
服务器的风扇声依旧低沉,屏幕上的绿色光点缓缓移动,像一双双监视的眼睛。而在城市的另一端,陆云已经洗漱完毕,躺在床上。他闭上眼睛,脑海里却在构思如何进一步优化墨影的义肢设计——或许可以加上压力传感器,让握力更精准;或许可以用太阳能板做辅助供电,延长续航。
他不知道,这次偶然的善意,将会让他在不久的将来收获一个最可靠的伙伴;他更不知道,“墨影”不仅会帮他完善义肢技术,还会在他最危急的时刻,用自己的机械维修技能帮他修好关键的逃生设备。
此刻的他,只觉得心里很满。就像小时候第一次帮邻居修好坏掉的收音机,那种被需要、被感谢的感觉,比任何荣誉都更让他安心。
夜色渐深,江城陷入沉睡。只有少数的窗户还亮着灯,其中一扇属于陆云,另一扇属于“墨影”。两个素未谋面的人,因为冰冷的机械和温暖的善意,被悄然联系在一起,为即将到来的风暴,埋下了一颗充满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