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星际工坊与地球回响 (第1/2页)
“寰宇一号”与“星环”号的对接舱门缓缓打开的瞬间,两种文明的气息在失重环境中悄然交融——地球的氧气带着淡淡的松针香,猎户座的循环空气则泛着金属的冷冽。陆云伸出手,与猎户座首席工程师握住:“欢迎来到星际工坊。”
这座漂浮在木星轨道上的巨型空间站,是两种文明合作的结晶。外壳采用猎户座的记忆金属,能抵御小行星撞击;内部则融入了地球的生态循环系统,种植着来自亚马逊的热带雨林植物,绿意盎然。陆云带领团队站在核心控制室,看着“灵枢”的数据流与猎户座的“星核”系统开始融合:蓝色的地球数据与紫色的猎户座数据交织成螺旋形的光带,在全息屏幕上流淌,如同两条缠绕的星河。
“‘生物-量子双驱动’引擎的核心参数已经匹配完毕。”苏茜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她正坐在“跨星际开发者平台”的控制台前,指尖在虚拟键盘上飞快敲击,“猎户座的暗物质驱动模块,加上我们的生物电调节系统,能将空间损伤降低到理论最小值。”
全息屏幕上立刻浮现出引擎的三维模型:银色的引擎主体包裹着淡蓝色的生物力场罩,暗物质流在力场中缓缓流动,没有一丝外泄。猎户座工程师看着模型,眼中满是惊叹:“我们研究了百年的空间损伤问题,没想到用生物电就能解决。地球文明的思路太奇妙了!”
陆云笑了笑,目光转向平台上的实时协作界面——“星火”终端将地球与猎户座的实验室连接成一个整体:中国工程师上传的“农业物联网”数据,正被猎户座的殖民地团队接收,他们的外星农场因土壤重金属超标一直颗粒无收,而物联网的土壤改良算法能实时监测元素含量,自动调节营养液配比;另一边,猎户座科学家设计的“零重力医疗舱”图纸,经过地球团队的改良,加入了中医的针灸模拟模块,已经成功应用于国际空间站的远程手术,一位宇航员的急性阑尾炎在医疗舱的帮助下,由地面医生远程操作治愈。
“雷罡,你的义肢好了。”陆云对着通讯器喊道。
训练室里,雷罡正焦躁地踱步。这位前星际战士在一次裂隙事故中失去了右臂,换上的普通义肢在零重力环境下总是反应迟缓。当苏茜推着“星尘义肢”走进来时,他的眼睛瞬间亮了——这款义肢采用猎户座的记忆金属打造,表面覆盖着仿生人皮肤,关节处镶嵌着淡紫色的生物力场发生器,能根据神经信号自由伸缩。
“试试吧,能抵御高强度宇宙射线,还能在真空环境下正常运作。”苏茜将义肢的接口与雷罡的神经接驳器连接。当义肢成功激活的瞬间,雷罡感觉到右臂传来久违的“触感”——他轻轻握拳,义肢的手指灵活地弯曲,甚至能拿起桌上的钢笔。
他走到训练室中央的合金板前,深吸一口气,猛地挥出一拳!“轰!”合金板被打穿一个拳头大的洞,碎屑飞溅,而雷罡的肩膀却没有感受到丝毫反震——生物力场将冲击力完美缓冲。“这简直是为星际战斗量身定做的!”他兴奋地挥舞着义肢,一拳拳打在训练桩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以后我又能上战场了!不,是上工地——去帮猎户座建裂隙监测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