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睡袍影后与毒舌作家的红毯前夜 (第1/2页)
第1章:睡袍影后与毒舌作家的红毯前夜
五月十九日晚八点十七分,戛纳电影节主会场后台。
顾晚舟窝在私人化妆间的真皮椅子里,像只晒太阳的猫。她穿着件香槟色真丝睡袍,腰带松垮地系着,脚上搭了双细带高跟鞋,一只还挂在脚尖晃悠。左手捏着笔签文件,右手举着薯片袋子往嘴里送,咔嚓一声脆响,连眼皮都没抬。
她是华娱顶流影后,拿过三次最佳女主,两次最佳女配,业内人称“奖项收割机”。但谁都知道,她最出名的不是演技,是懒。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发语音绝不打字。去年拍广告,导演让她走两步,她直接说:“我动一下加五万,现在报价十万。”
化妆镜前贴着一张打印好的流程表:陆砚之,致辞环节第一位;顾晚舟,第二位。
她用鞋尖轻轻一挑,纸页飘下来,精准落进林姐脚边垃圾桶。
林姐正拿着手机核对通告,抬头一看差点把吹风机摔了:“你干嘛?!”
林姐三十五岁,干了十五年艺人统筹,脾气比火山喷发还猛。她是顾晚舟的经纪人,也是唯一敢骂她“懒鬼”的人。别人哄着捧着,她上来就掀被子:“再睡五分钟,热搜就写‘顾晚舟红毯迟到,主办方震怒’了!”
顾晚舟嚼完最后一口薯片,舔了舔指尖盐粒:“我不想第一个上。”
“为什么?”林姐声音拔高,“陆砚之刚拿了国际文学奖!人家是学术圈顶流,你让他垫底?你是想上热搜还是想被全网骂没品?”
“我睡袍没熨好。”顾晚舟淡淡道,“只能最后一个上。”
林姐愣住,盯着她看了三秒,突然冷笑:“行,你说得好听。等会儿组委会问是谁改的流程,我说是你?还是说我们顾影后今天犯懒癌晚期,拿高跟鞋踢流程表玩?”
“你说就行。”顾晚舟靠回椅背,重新掏出一包新薯片,“反正他又不会骂我。”
“他不骂你?”林姐翻白眼,“你知道他上个月在采访里怎么说你的吗?‘某些演员靠情绪价值活着,台词都背不全,还好意思谈表演艺术’。”
“哦。”顾晚舟点头,“那是我。”
林姐一口气堵在胸口,差点当场心梗。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脚步声。
来人站在门框边,金丝眼镜反射着冷光,手里一支钢笔转得飞快。他穿件深灰西装,领带松垮地挂着,袖口沾着点墨水渍,像是刚从论文答辩现场赶来。
他是陆砚之,三十岁,畅销书《舆论解剖学》作者,传媒学院最年轻的教授,也是今年戛纳特邀文化嘉宾。两个月前凭新书拿下欧洲文学评论奖,业内称他“毒舌界的清流”。
更重要的是——他和顾晚舟互相看不顺眼。
至少对外是这样。
此刻他站在门口,显然听到了几句对话,镜片后的目光扫过地上那张被踢下来的流程表,又落在顾晚舟手上那包开了封的薯片上。
“顾老师。”他开口,语气像在念判决书,“您连剧本都懒得看,确定能背完三分钟致辞词?”
门外已有狗仔蹲守,闪光灯噼里啪啦亮起,镜头对准两人。
顾晚舟慢悠悠抬眼,桃花眼里带着三分倦意七分挑衅。她没说话,只是把睡袍肩带往下一滑,露出半截锁骨,然后举起薯片袋,朝他晃了晃。
“陆教授。”她声音懒散,“您的领带歪了,要不要我帮您扯正?”
空气瞬间绷紧。
林姐站在中间,感觉血压飙升。这俩人每次见面都像火星撞地球,偏偏媒体最爱拍这种画面。去年一次酒会,陆砚之当众说顾晚舟“演技全靠滤镜”,结果第二天热搜爆了,话题是#顾晚舟回应陆砚之#,底下全是粉丝吵架。
可没人知道,那次热搜词条其实是陆砚之自己放出去的。
眼下也一样。
陆砚之扶了扶眼镜,嘴角微扬:“不用劳烦。倒是您,待会儿上台要是忘词,别怪我没提醒——我可不会接戏。”
“接戏?”顾晚舟嗤笑,“您连表情管理都不会,还教我演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