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大学哪些事 > 第6章:没有硝烟的战斗

第6章:没有硝烟的战斗

第6章:没有硝烟的战斗 (第2/2页)

“陈科长,明年‘人工智能专项’的指标能多给我们学校一个不?”下午在省科技厅,我跟高新处的王处长磨了半天。王处长笑着说:“你们学校今年的中标率已经很高了,再要指标,其他学校该有意见了。”我赶紧递上一份材料:“您看,我们学校今年新建了人工智能实验室,引进了三位长江学者,还有五个团队在做相关研究,实力比去年强多了,多给一个指标,说不定能多出一个国家级项目呢。”王处长翻了翻材料,没立刻答应:“我再看看,下周给你答复。”
  
  从科技厅出来,我又去了一家汽车制造企业,机械学院的陈教授有个“汽车零部件智能检测”项目,想和这家企业合作申报横向项目。陈教授技术过硬,但不擅长和企业打交道,上次谈的时候,企业负责人觉得项目周期太长,不太愿意合作。这次我提前做了功课,了解到企业最近在赶生产线升级,急需检测技术支持,于是我帮陈教授调整了项目方案,把周期从18个月缩短到12个月,还承诺学校可派研究生驻厂服务。
  
  “我们要的是能立刻用的技术,不是实验室里的成果。”企业负责人直言。我笑着说:“陈教授的团队已经做了三次小试,检测准确率能达到98%,驻厂后还能根据生产线情况调整算法,保证三个月内就能试运行。”我边说边拿出调试报告,又给负责人算了一笔账:“用上这个检测系统,每条生产线每年能减少50万的废品损失,两年就能收回成本。”负责人被说动了,当场拍板:“行,我们先签个意向协议,下周再细谈。”
  
  回到学校时,已经快七点了。我还没来得及吃晚饭,就接到了程处长的电话:“明天上午九点开‘省重点研发计划’校内预审会,你安排一下,评委要选懂技术又懂政策的,别出岔子。”挂了电话,我赶紧给几位评委发消息确认时间,又把12份申报材料整理好,每份材料上都贴了便签,标注出项目的创新点、风险点和建议。
  
  第二天的预审会开得很激烈。有个“新能源电池回收”项目,评委们分成了两派:一派觉得项目创新度高,符合国家政策方向;另一派觉得技术不成熟,回收效率不如现有技术。“现在的回收技术只能提取50%的锂,我们的技术能提到80%,这就是创新!”项目负责人急得站起来反驳。“可你们的中试数据只有三组,样本量太小,说服力不够。”一位评委毫不退让。我赶紧打圆场:“要不这样,让团队补充中试数据,下周再复评,大家看怎么样?”两边都点了点头,这场“争论”才算平息。
  
  预审会结束后,我留下了几个落选的老师。“这次没选上别灰心,”我拍着一位年轻老师的肩膀,“你的项目方向很好,就是申报书里的应用前景写得太笼统了,下次可以多找几家企业聊聊,把市场需求写具体点。”年轻老师红着眼眶说:“鹿科长,我今年的科研工作量还差30分,要是没项目,绩效就全没了。”我叹了一口气,从抽屉里拿出一份企业名单:“这几家企业最近有技术需求,你可以联系看看,说不定能谈个横向项目。”
  
  科研处的工作就像“走钢丝”,一边要满足政府部门的要求,一边要帮老师争取资源,还要完成学校的任务指标。每年年初,学校都会给科研处定目标:今年纵向项目立项数要增长15%,横向项目经费要突破8000万,成果转化要完成50项以上。完成了有奖励,没完成就要扣科室绩效,还要在全处大会上做检讨。“就像一条鞭子,天天抽着你往前跑。”我常跟同事这样说。
  
  去年,因为“人工智能专项”的指标没争取到,学校的纵向项目立项数只增长了10%,没达到目标。年底评绩效时,科室每个人的奖金都扣了20%,办公室里的氛围压抑了好几天。那段时间,我天天往省科技厅跑,甚至等过王处长下班,在停车场跟他聊了半个多小时。“今年总算把指标争回来了,不然又要挨批。”我笑着说,眼里却有掩不住的疲惫。
  
  3月的一天,国青基立项结果公布了。张启明早上七点就醒了,手拿着手机,一遍又一遍地刷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官网。当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名单”里时,他愣了几秒,然后突然跳了起来,大喊:“中了!我中了!”妻子被他吓了一跳,孩子揉着眼睛问:“爸爸,什么中了?”张启明抱起孩子,在他脸上亲了一口:“爸爸的项目中了,以后能多陪你玩了。”
  
  他第一时间给李教授发了消息:“李老师,谢谢您,我的国青基中了!”又给我发了条短信:“鹿鸣科长,麻烦您帮忙走一下立项流程,辛苦您了。”没过多久,我回复:“恭喜!流程我已经安排了,下周就能签合同。”
  
  那天下午,张启明去科研处送材料,正好碰到我。我笑着说:“听说你中了国青基,不错啊,以后继续加油。”张启明不好意思地说:“多亏了您上次帮我对接的企业,让我补充了研究基础。”我摆了摆手:“都是应该的,你们老师能拿到项目,我们的工作就没白做。”
  
  走出科研处办公楼,张启明抬头看了看天,阳光正好,春风吹在脸上暖暖的。他想起自己改了12遍的申报书,想起PK时的紧张,想起那些熬夜的夜晚,突然觉得一切都值了。而在科研处的办公室里,我正对着“省重点研发计划”的立项名单微笑,经过复评补充数据的那个“新能源电池回收”项目,也中了。桌上的咖啡冒着热气,窗外的玉兰花正开得热闹。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没有枪林弹雨,却有无数个为了梦想和责任奋斗的身影。老师为了职称晋级、实现科研理想而拼搏,管理人员为了争取资源、推动学校发展而奔波。他们或许有压力、有焦虑、有挫折,但当项目立项的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成就感。而这条“绩效鞭子”,看似无情,却推着学校的科研一步一步向前走,也推着每一个参与者在成长的路上不断前行。就像张启明在日记里写的:“这场战争,我们不是为了打败谁,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为了给学生、给学校、给社会多做点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