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扫盲?不!这是最恐怖的集权! (第2/2页)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农,用爬满老茧的糙手,颤抖着写下自己的名字,而后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一个年轻的女工,在学会读报后,脸上绽放出前所未有的自信光彩。
【经济层面:国家要工业化,就需要能看懂图纸的工人。农业要现代化,就需要能看懂农技手册的农民。】
【不识字,就造不出精良器械,种不出高产之粮!】
【国,何以强?】
“工匠?”
“农夫?”
这一次,连朱元璋都坐不住了,他霍然起身,死死盯着天幕。
他要让大明的百姓吃饱穿暖,用的是最笨的法子,靠的是祖辈的经验。
可天幕却告诉他,知识,能让工匠造出神兵利器!能让农民种出亩产千斤的粮食!
原来……原来“学问”不只是之乎者也,不只是治国安邦,它还能……造机器,产粮食!
天幕的解说,如同一柄重锤,一锤接着一锤,敲碎了所有士大夫阶层的傲慢。
【社会层面:知识,不应是少数人的特权,而应是每个人的权利!】
【扫盲,就是要打破知识的垄断,打破阶级的固化,开启民智,熄灭愚昧。】
【此为,强国之基石!】
“完了……”
大宋,朱熹的书院里,一名大儒双目失神,瘫软在地。
“全完了……斯文扫地!士农工商,千年铁序,一朝尽丧!此乃乱天下之举!是动摇国本啊!”
大唐,孔颖达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天幕,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们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对知识的垄断!
正因百姓愚昧,才需要他们教化。
正因百姓不识字,才需要他们治理。
可现在,天幕却告诉他们,后世之国,竟亲手将这份至高无上的权力,交还给了每一个泥腿子!
这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更让他们崩溃的,还在后面。
天幕的镜头,给到了一本后世的“小学课本”。
上面除了《论语》的核心节选,还有更多他们闻所未闻的东西。
【一加一等于二。】
【苹果为何落向地面?因万有引力。】
【水,由氢与氧两种元素构成。】
一个个匪夷所思的名词,一条条颠覆常理的知识,清晰地呈现在众人眼前。
“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
“物理?化学?生物?”
“这……这都是何方神圣?!是何等学问?!”
汉代,董仲舒感到自己的世界观正在崩塌。
儒家的经义,在这些知识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天幕的画面,走向尾声。
一组惊人的数据对比,出现在所有人的视野中。
【从建国初超过80%的文盲率,到二十一世纪,青壮年文盲率下降至5%以下。】
【数亿人,摆脱了世代相传的文盲身份。】
【一场扫盲,扫去的是愚昧,建立的,是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文化自信!】
画面最终定格,不再是某个具体的人或物,而是一幅从天外俯瞰神州的夜景图。
那片他们熟悉的土地上,灯火璀璨,亮如白昼,宛若一条横亘于黑暗中的银河,充满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所有时空,陷入了长久的死寂。
嬴政、刘彻、李世民、朱元璋……这些站在权力顶峰的帝王,此刻心中翻涌的,是同样的惊涛骇浪。
他们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国之道。
一个以“民”为砖石,以“知识”为根基,构建起的,无比强大的国家形态。
可怕。
可敬。
又……令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