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敌进我退?这仗还能这么打! (第2/2页)
奉天殿,朱元璋若有所思。
他喃喃自语:“我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做?”
天幕之上,一幅全新的战略图景,缓缓展开。
以井冈山为核心,一个个红色的区域,在江西、湖南、福建的交界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一行总结性的文字,让所有帝王都陷入了沉思。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逆天下之大势!”秦始皇嬴政冷哼一声,却也不得不承认,这在当时,或许是唯一的生路。自古以来,皆是豪杰起于中原,席卷四方。何曾有过,从乡野山沟里,包围繁华都邑的道理?
面对党内对前途的悲观,毛主席在井冈山一盏昏暗的油灯下,写下了一篇传世之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八个字,仿佛带着一种魔力,穿透了时空,让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感到一股源自灵魂深处的信念与力量。
蒋介石显然不会坐视这颗火种壮大。
【第一、二、三、四次“围剿”战争,接连发动!】
十万,二十万,三十万,五十万……国民党的军队,如同黑色的潮水,一次又一次地涌向那片红色的根据地。
然而,接下来的战争场面,让李世民、成吉思汗这些天生的军事家,都看得目不转睛。
红军,从不与敌人正面硬拼。
他们在山林间,在小道上,忽东忽西,忽聚忽散。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一条条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兵法至理的口诀,在天幕上闪现。
李世民忍不住击节赞叹:“漂亮!知己知彼,避实击虚!此人用兵,已臻化境!”
一次又一次,数倍于己的“围剿”大军,被我军拖得精疲力尽,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退去。
中央苏区,这片红色的根据地,在战火中非但没有被消灭,反而愈发巩固和扩大。
然而,就在这胜利的顶点,危机,却从内部悄然降临。
天幕的旁白变得冰冷而沉重。
【由于党内“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路线的领导者,排挤了毛主席的正确指挥。他们放弃了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游击战与运动战,命令红军用阵地战,去和武装到牙齿的百万敌军,打消耗,拼堡垒。】
“糊涂!”曹操猛地一拍桌案,怒道,“以己之短,攻敌之长!这是自寻死路!”
司马懿摇头。“权力之争,胜于沙场之争。古今,皆然。”
结果,毫无悬念。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画面中,苦心经营数年的根据地,尽数沦陷。无数红军战士,倒在了毫无意义的阵地战中。
天幕的镜头,拉向了1934年的秋天。江西,于都河畔。
一支八万六千人的大军,在凄冷的秋风中,开始集结。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迷茫与悲壮。
他们被迫离开家园,放弃土地,踏上了一场前途未卜的征途。
天幕之上,浮现出一行血色的大字,每一个字都重如千钧,压得所有帝王喘不过气来。
【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一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远征,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