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血肉铸城!天降炼狱,华夏不亡! (第2/2页)
“长沙大捷!我军击退日寇,歼敌数万!”
他的声音,穿透了死亡的阴霾,照进了这座几近绝望的城市。
原本还在默默清理废墟的人们,听到这个声音,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抬起了头。
他们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
一个商人,从怀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法币,塞给报童,拿过一张报纸,大声地为周围不识字的人念了起来。
希望,就在这片焦土之上,顽强地蔓延开来。
天幕的镜头,又转向了重庆郊外。
这里没有高楼大厦,只有一排排用竹子和茅草搭建起来的简陋校舍。
【西南联合大学】
黑板前,一位戴着眼镜、穿着洗得发白的旧长衫的教授,正在给一群同样衣衫破旧的学生们上课。
外面是轰炸机掠过的呼啸,教室里却是朗朗的读书声。
油灯的光芒,照亮了学生们求知若渴的脸庞。
他们衣衫单薄,面带菜色,可那双眼睛,却比星辰更亮。
教授转过身,在破旧的黑板上,一笔一划地写下了一行字。
“中国不亡,有我!”
粉笔,应声而断。
这六个字,如暮鼓晨钟,炸响在所有时空的帝王心中。
“读书人……”
清朝,紫禁城。
一直正襟危坐的康熙皇帝,身体微微前倾,眼中是无法掩饰的动容与敬佩。
他一生勤政,开创盛世,比谁都清楚文教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
“金戈铁马,可保一时之国祚。”
“唯有这不灭的文脉,方能保我华夏千秋万代!”
“身在陋室,心怀天下。有此等师生在,华夏之根,便永远断不了!这精神,比任何钢铁城墙,都要坚固百倍!”
如果说,重庆的军民,是在用血肉铸造物理的防线。
那么,这些西迁的师生,就是在用生命守护着民族的精神长城。
天幕的视角,再一次拔高,飞向了更高、更险峻的所在。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的屋脊。
在这里,一条比蜀道更难的“天路”,维系着中国的抗战命脉。
【驼峰航线】
一架架没有任何武装的运输机,在海拔数千米的雪山之间穿行。
这里气流紊乱,气候恶劣,日军的战斗机随时可能出现。
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是永别。
镜头之下,一架运输机在强气流中剧烈颠簸,最终失控,撞向了雪白的冰川,爆成一团绚烂而又悲壮的火球。
天幕的画面,扫过航线下方的一处山谷。
阳光之下,无数飞机的残骸,散落在谷底,反射出刺目的银色光芒。
【铝谷】
“这条航线,因为坠机率极高,被飞行员们称为‘铝谷’。”
“每一片闪光的残骸背后,都是中美两国飞行员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
画面中,一名年轻的中国飞行员,驾驶着性能远远落后于日军“零”式战斗机的P-40战机,为了保卫运输机,拉动操纵杆,朝着数倍于己的日军机群,发起了冲锋。
他没有选择。
身后,就是重庆。
他以血肉之躯,撞向了钢铁之敌,用生命,在祖国的上空,绽放出最璀璨的烟火。
这,是一场纯粹的精神与物质的对抗。
日军拥有更先进的飞机,更充足的炸弹。
他们以为,用无尽的恐怖,就能摧毁一个民族的抵抗意志。
但他们错了。
他们摧毁的,只是重庆的房屋。
他们烧掉的,只是重庆的街道。
他们永远无法摧毁的,是刻在四万万中国人骨子里的,叫做“不屈”的精神。
(感谢兄弟姐妹们的打赏,喜欢就点点发电就行,花钱打赏就算了,受之有愧,我都不好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