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6章 墨家与公输班的复活 (第1/2页)
在儒家“罢黜百家”的煌煌大日之下,总有些影子顽固地存留着。
泰山深处,一处与世隔绝的村寨里,一群穿着黑色短衣,面容严肃的人正围坐在一起,气氛压抑得像一块即将被拧出水的抹布。
他们是墨家最后的传人。
曾经,他们的祖师爷墨翟,能止楚攻宋,门下弟子三千,个个都是能文能武,精通机关城防的硬汉。可如今,他们只能躲在这深山老林里,守着几卷残破的《墨经》,苟延残喘。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带着几个半大孩子念着祖宗的规矩。孩子们念得有气无力,眼神里全是迷茫。
尚什么贤?这世道只认文章写得花团锦簇的儒生。
非什么攻?他们连山下的县城都不敢去,生怕被人当成异端邪说给抓起来。
就在这时,天幕亮了。
起初,这些墨家后人只是麻木地抬头看了一眼。又是哪个皇帝在搞什么祥瑞天降的把戏吧?无聊。
他们对天幕上那个叫岳飞的将军有些好感,因为他践行了“尚贤”,却最终死于昏君之手,这更让他们坚信,外面的世界已经烂透了。
可当那个苹果砸下来,当那个叫“牛顿”的仙人开始讲述万有引力时,老者的表情开始变了。
“引力?”
他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困惑。
当牛顿三定律用简单粗暴的动画展示出来时,整个村寨都死一般的寂静。
推箱子,有阻力,所以会停下。
拉弓箭,力越大,箭越快。
两个人对掌,都会后退。
这些……这些不都是他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吗?
可那个仙人,竟然用几句简单的话,几个叫“公式”的鬼画符,就给说得明明白白!
“F…等于…m…乘以…a?”
老者颤抖着手,从怀里摸出一卷用油布包了三层的竹简。
他小心翼翼地展开,竹简上满是岁月侵蚀的痕跡,上面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
这是《墨经》的残篇,记载着祖师爷对“力”与“运动”的思考。
“力,形之所以奋也。”
老者喃喃念着祖师爷的话,再抬头看看天幕上那个冰冷的【F=ma】,一瞬间,他感觉自己浑身的血液都冲上了头顶。
奋,
奋你娘啊,
祖师爷用了三个字,说了个大概其。人家一个公式,把怎么奋,奋多快,奋多猛,全都给你算得一清二楚,
这他娘的还怎么比?
“钜子,钜子,”
一个中年汉子连滚带爬地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块刚砍下来的木板,上面用木炭歪歪扭扭地画着一个杠杆。
“您看,天幕上那个仙人画的图,跟咱们祖师爷在《经下》篇里说的一模一样啊,”
“‘衡,加重於其一旁,必捶。权重相若也,相衡。’”
他激动得满脸通红,指着木板上的支点。
“仙人管这个叫‘力臂’,还说‘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这……这不就是祖师爷的意思吗?可他说得更清楚!更明白啊,”
老者,当代墨家的钜子,呆呆地看着那块木板,又看看天幕。
他没感觉到被羞辱,也没感觉到被超越。
他感觉到的是一种……一种跨越千年的共鸣,
一种被整个世界遗忘之后,突然找到了知己的狂喜,
原来,祖师爷的路,没有走错,
错的是这个时代,
当牛顿拿出三棱镜,将一道白光分解成七色光带时,这位一生都活在阴影里的墨家钜子,终于忍不住老泪纵横。
他想起了《墨经》里另一句话。
“景光,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
祖师爷在两千年前,就研究过光的直线传播和成像原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