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大宋悍臣 > 第69章 犹如蜉蝣望青天

第69章 犹如蜉蝣望青天

第69章 犹如蜉蝣望青天 (第2/2页)

科举四门功课。
  
  他有哪门是不擅长的啊?
  
  怨不得他对于那首八岁时所做的咏蛙归属权,根本就不在意。
  
  包拯突然理解了有人评价李白那句话:
  
  不会做诗的看他是井中望月,会做诗的看他是蜉蝣望青天!
  
  包拯脸上的神情很难让人观察出来,但微微张开的嘴,露出别旁人显白的牙齿,能猜出来他现在处于惊讶状态。
  
  “十二郎的才华,简直是喷涌而出,在下佩服。”
  
  包拯已然明白他在家乡听夫子的劝告出来走一走,并没有一直处于那个被赞誉包围的家乡信息茧房当中。
  
  否则将来进行真正的科举考试时,再遇到宋煊这样的学子,怕是要被打击的信心全无了。
  
  不过好在还有机会,能够追赶上他的脚步。
  
  宋煊浑不在意的逗弄小猫:
  
  “包兄,诗词,于科举考试乃是小道尔,本来就是大唐遗留下来的考试。
  
  对于当官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诗词是能帮你处理政务,还是能帮你处理官场关系啊?
  
  但偏偏权重较大。
  
  待到俺们将来出相入将后,定要改革科举考试,勿要总是整这些华而不实的小道。”
  
  “华而不实的小道?”
  
  包拯再一次被宋煊的言论给击穿了。
  
  自己羡慕不来的天赋。
  
  在人家嘴里就是一个华而不实的小道。
  
  着实是让包拯不知道要如何反驳宋煊。
  
  若是真的犹如宋煊所言的改革,定是惠及许多像他这般的普通学子,在科举考试当中有更多的倾斜。
  
  毕竟如今神童的标准全都是能写诗词文章的。
  
  一下子就给砍掉神童一半的优势,如何不是给更多没有这方面天赋的普通人铺路?
  
  “十二哥又说笑了。”
  
  张方平却是觉得宋煊的话有些天真。
  
  尽管经历过五代十国的文明滑坡,但是盛唐的诗词,许多人都愿意吟诵一二。
  
  况且不考诗词歌赋,又要考些什么呢?
  
  难不成考策论?
  
  就算是策论,张方平也觉得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十二哥那样写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来。
  
  许多学子大多都是纸上谈兵,于处理政务无关罢了。
  
  宋煊自是晓得范仲淹与王安石前后两次改革,针对科举也是要求改革的。
  
  毕竟许多人都没有那个能诗词歌赋的天分,况且就算是行测申论之类的,对于处理工作真有帮助吗?
  
  不过也是一种筛选同频率人员的手段罢了。
  
  张方平当即举例子道:
  
  “据我所知,如今的户部郎中夏悚,他爹抗辽而亡,荫补一个小武官,但是正是因为会写诗,他拿着创作的诗集,等候在宰相李沆退朝回家的路上,献给李沆。
  
  李沆读到诗中的“山势蜂腰断,溪流燕尾分”很赞赏,继续看下去,全卷都是好诗句。
  
  第二天宰相李沆上朝,将夏竦的诗集呈给宋真宗看,并说夏竦父死国事,请给他换个文职,自此又因为写诗获得其余人赏识,名声大噪,同时平步青云。”
  
  夏悚这种投献的法子是从唐朝流传下来的。
  
  但是一个小小武官敢去拦当朝宰相,说明对自己也及其自信。
  
  “嗯,你说的对,可据俺所知,夏悚并不是只有诗才,他在执政方面也做的很好。”
  
  “否则光凭借俺都没听过的诗词,他夏竦就能平步青云,连李太白都不答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