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科的选择与新的挑战 (第1/2页)
高一学年在忙碌中飞逝,转眼就到了需要决定选科分班的时候。一中传统重理,但文科实力也不弱。办公室里,陈老师看着阮萌萌优异的成绩单,各科分数均衡得惊人,几乎没有短板。
“阮萌萌,你的成绩选文选理都很有优势,”陈老师推了推眼镜,“文科班竞争压力相对小一点,以你的成绩,保持前列会更容易。理科班嘛...高手如云,尤其是物理化学,后期难度会陡增,你要有心理准备。”
阮萌萌几乎没有犹豫:“老师,我选理综。”她的目标一直很明确——京都那所以理工科著称的顶尖学府。她知道这条路更艰难,但她从未想过退缩。
分班名单公布那天,阮萌萌站在公告栏前,毫不意外地在理科A班的名单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她的目光向下扫去,果然,紧接着她的名字下面,就是那个熟悉的名字——董浩轩。
他们又一次,分在了同一个班。
分班也意味着宿舍需要重新调整。新的理科A班女生人数比文科班少了不少,阮萌萌和另外七个女生被分到了同一间宿舍。宿舍条件比高一那间稍旧一些,但还算整洁。
起初几天相安无事,大家忙着适应新的班级和更难的理科课程。但很快,阮萌萌就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她的两个新室友,似乎有熬夜聊天的习惯。
不是简单的睡前低语,而是常常到了深夜十一二点,甚至凌晨一两点,还能听到她们压着声音却依旧清晰的笑谈声、看视频的外放音、或者吃零食的窸窣声。阮萌萌提醒过两次,对方嘴上答应,但安静不了两天就又故态复萌。
对于习惯了早睡早起、作息极度规律的阮萌萌来说,这几乎是灾难性的。连续几天睡眠不足后,她白天上课开始精神不济,有一次甚至在物理课上差点睡着。
她知道这样下去绝对不行。理科课程难度加大,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清晰的思维,睡眠是基本保障。
权衡再三后,周末回家时,她向父母提出了想法:“爸,妈,我想申请走读。宿舍晚上有点吵,休息不好。”
妈妈立刻担心起来:“走读?那每天来回得多辛苦!早上要起多早啊!”
爸爸则更关心安全问题:“晚上下课那么晚,你一个女孩子自己坐车回来,太不安全了。”
阮萌萌拿出早就想好的方案:“早上我可以坐公交车,早点起没关系。晚上...如果爸爸有空能来接我最好,如果没空,我就坐直达的夜班公交,下车走回家就五分钟,我注意安全。”
看着女儿眼下的淡淡青黑和坚定的眼神,父母最终妥协了。妈妈心疼地摸摸她的脸:“学习再重要也没身体重要。要是太累就别硬撑。”
爸爸叹口气:“接送你没问题,反正我下班也没事。就是辛苦我闺女了,每天要奔波。”
于是,阮萌萌开始了走读生活。每天清晨,当城市还未完全苏醒,她就已经坐上早班公交,利用车上的时间听英语或背古文。晚上九点半晚自习结束,爸爸的车总会准时出现在校门外不远处的约定地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