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康城警事录 > 第一章 雨夜密室(上)

第一章 雨夜密室(上)

第一章 雨夜密室(上) (第1/2页)

康城的秋雨,总带着一股缠绵不绝的劲儿,淅淅沥沥,从午后一直下到夜幕低垂。雨水洗刷着城市的喧嚣,也让夜晚显得格外寂静。已是晚上十一点,位于老城区的文苑小区大多窗户已经暗了下去,唯独三号楼一单元501室的客厅,还亮着刺眼的白光。
  
  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队长周建国——同事们都叫他老周——站在客厅中央,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他年过五十,鬓角已经花白,但身板依然挺直,穿着一件深色的夹克,肩头被雨水打湿了一片深色。他环顾四周,目光如炬,多年的刑警生涯让他对犯罪现场有着一种近乎本能的警觉。
  
  “初步判断,死者为男性,赵乾,52岁,独居,是一名古董商人。第一发现人是他的外甥女,今天晚上照例来送饭,用备用钥匙开门后发现异常,随即报警。”年轻刑警小李向老周汇报着基本情况,声音压得很低,仿佛怕惊扰了这里的什么。
  
  老周点点头,目光投向书房的方向。那里拉着警戒带,技术队的同事正在里面忙碌。
  
  “现场什么情况?”老周问道,声音沉稳。
  
  “很奇怪,”小李的表情有些困惑,“书房门是从里面反锁的,窗户也都锁得好好的,是个密室。初步勘查没有发现强行闯入的痕迹。”
  
  老周嗯了一声,没有立即表态。他从业三十年,见过太多看似完美的“密室”,最后都被证明是凶手精心布置的迷阵。他从不相信什么完美犯罪,只相信再狡猾的狐狸也会露出尾巴。
  
  “技术队有什么发现?”
  
  “还在取证。不过…”小李顿了顿,“里面有个新人,看得特别仔细,已经待了半个多小时了。”
  
  老周挑眉:“新人?邢从舟?”
  
  “是的,周队。就是他。”
  
  老周嘴角微微一动,没说什么,迈步向书房走去。
  
  书房门口,技术队的同事正在采集门把手上的指纹。老周戴上鞋套和手套,弯腰钻进警戒带。书房不大,约莫十五平米,四面墙有三面都是顶天立地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古籍和古董。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旧纸张和木头混合的特殊气味,还隐约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甜香。
  
  房间正中央是一张宽大的红木书桌,桌后是一把高背椅,死者赵乾就仰面倒在椅子旁。他穿着家居服,表情平静,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安详,仿佛只是不小心睡着了。若不是脸色呈现出不自然的灰白,几乎看不出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
  
  技术队的同事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拍照、测量、收集可能的物证。而在房间的角落里,一个身材高瘦的年轻刑警正蹲在地上,盯着面前的书架底部,看得极其专注。
  
  那就是邢从舟。老周看着他,不禁想起三个月前这个年轻人刚分配到队里时的情景。邢从舟毕业于国内顶尖警校,成绩全优,尤其是刑事科学技术和犯罪心理学两门课程几乎满分。按理说这样的人才各个支队都抢着要,但他在实习期的表现评价却十分两极分化。
  
  一方面,他观察力惊人,思维缜密,对细节的把握令许多老刑警都自愧不如;另一方面,他性格过于刻板认真,甚至可以说是不通人情世顾,而且总能在案发现场发现一些稀奇古怪、看似毫无关联的“物证”,并坚持认为它们有重大意义。
  
  “小邢,有什么发现吗?”老周走到他身边,问道。
  
  邢从舟抬起头,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他的眼神清澈而专注,带着年轻人特有的锐气,却又奇异地缺乏情绪波动,仿佛眼前的一切对他而言只是一道需要解答的数学题。
  
  “周队,”他站起身,动作一丝不苟,“现场有很多矛盾点。”
  
  “哦?说说看。”老周感兴趣地抱起手臂。
  
  “首先,死者倒地的姿势。”邢从舟指向尸体,“他是向后仰倒,后脑勺着地,但根据重力原理和人体本能反应,如果是突发疾病或中毒,通常会向前倾倒或侧翻。向后仰倒的情况多见于突发性心脏问题,但又有区别。”
  
  老周点点头,示意他继续。
  
  “第二,这个房间的温度和湿度。”邢从舟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小型温湿度计,“当前室温23.4度,湿度68%。但根据书桌上那杯茶的冷凝程度和书架木材的轻微膨胀来看,下午某个时间段的湿度应该更高。我已经请技术队的同事检测空调的工作记录了。”
  
  老周微微惊讶。连他都没有注意到这么细微的环境变化。
  
  “第三,”邢从舟的目光扫过整个房间,“这个书房的主人显然有严重的强迫症倾向。你们看,书架上的书按高低排列,笔筒里的笔全部笔尖朝上,连书桌下的电线都捆扎得整整齐齐。但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