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56式半自动步枪投产,第一条子弹生产线运转 (第2/2页)
绕是如此,关于战士们对这支步枪使用的反馈,仍旧在报告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总体来说,所有的战士们都持正面态度,觉得可以替代他们的莫辛纳甘步,枪或者是手中的三八大盖儿,还有汉阳造。
林平安在确认没有问题之后,又找到了耶科夫斯基,然后对他提出要求,表示以后可以大量生产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只不过这支步枪此时需要有一个全新的名字。
因为现在是1937年,所以林平安边说道:“不如就叫三七式半自动步枪吧。”
这个枪械的命名倒是简单明了,得到了众人的一致同意。
于是此时的耶科夫斯基,便开始对产线进行一些调整。
此时的兵工厂,已经拥有了10条产线,而限制这些产线,扩展的其实主要是技术工人的数量。
因为这些钳工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虽然说之前林平安已经招募到了一批工人,尤其是从济南城中逃出来的那些兵工厂的工人。
但是总体来说数量还是远远不够的,大量的工人有的留在了济南城中,有的则背井离乡,不知道去到了什么地方。
好在林平安已经让左明去往济南城中,秘密联络曾经在兵工厂工作过的工人,并给出相对丰厚的待遇。
只是联络这些工人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眼下对于新的技工培养还是重中之重,这将会直接关系到整个兵工厂的枪械生产能力。
在这几天的时间里,耶科夫斯基还有了全新的成果,那就是子弹机开始运转了起来。
生产子弹最需要的原料主要就是那几样,弹体使用黄铜,覆铜钢。
还有就是雷汞以及无烟火药。
坦白说,现在的林平安,是根本不具备生产这些原材料能力的。
但是好在之前从济南兵工厂那里运出来的原材料足够多,已经足够他们生产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
至于后续,那就只能再想办法了。
或许可以从总部那里获取原材料,毕竟北上通道仍旧是开放的,到时候从北面购买一些原材料也不是不行。
这条子弹生产线,原本是生产7.92毫米。
但是在经过耶科夫斯基和他的团队改造之后,则可以生产7.62毫米子弹。
现在这条子弹生产线的初期产能,是每个月10万发,这个产量可以说是非常低了,一场万人规模的战斗,恐怕一两天就能消耗干净。
产能这么低,一方面是因为人手不够,还有一方面,则是其他的几条子弹生产线,也需要进行改造和调试,才能投入到生产之中。
按照耶科夫斯基的预测,所有的生产线都进入到巅峰产能的话,那么预计每个月,可以生产出来至少七八十万发子弹,甚至是上百万发子弹。
和太原兵工厂那一个月四五百万发子弹的产能,肯定是相差甚远,却也足够他们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