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为何鱼的记忆只有七秒? (第2/2页)
我的“身体”——那条锦鲤的身体,猛地一摆尾鳍,一股强大的推力传来,我以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无比流畅的姿态,向着那个光点冲了过去。
没有思考,没有犹豫,只有纯粹的、指向目标的行动。
我张开嘴,将那个光点一口吞下。
那是一只落水的飞蛾,它身体所蕴含的微弱能量,在我的“胃”中迅速分解,化作一股暖流,补充着我的体力。
一种简单的、如同程序设定好的“满足感”,在我的意识中升起。
我继续在湖中游弋,重复着追逐、吞食、躲避的循环。
就在这时,我突然想起了那个流传已久的说法:鱼的记忆只有七秒。
是真的吗?
我尝试着,用我的人类意识,去“回顾”刚才发生的一切。
然而,我失败了。
在鱼的意识里,似乎根本没有“过去”和“未来”的概念。
每一个瞬间,都是一个全新的“现在”。
刚才那只被我吞下的飞蛾,它的味道、形态,都已经从我的感知中彻底消失,仿佛从未存在过。
我不禁感到一丝困惑。
如果真是这样,鱼是如何学会趋利避害,如何记住哪里有食物,哪里有危险的呢?
我沉下心来,更深层次地去“勘”这具身体的记忆模式。
终于,我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鱼的记忆,并非储存在我们所理解的“大脑”或“意识”中。
它的记忆,铭刻在它的身体里,铭刻在它对外界特定刺激的“应激反应”里。
就在这时,一道巨大的、黑色的阴影,从我的上方笼罩下来。
我的人类意识,认出那是一只夜鹭。
但鱼的本能,却在瞬间被触发了。
那道黑色的阴影,与我身体深处某个古老的、被传承了亿万年的“数据库”中的一个条目,完美匹配。
这个条目上,只写着两个字——“天敌”!
“危险!”
一股冰冷的、源自基因最深处的恐惧,瞬间攥住了我的心脏!
不需要思考,不需要判断。
我的身体,已经在我意识到危险之前,做出了最完美的反应。
尾鳍以一种不可思议的角度和力量猛地一拍,我的身体如同一支离弦之箭,瞬间向着旁边一处茂密的水草丛中射去!
我能感觉到,夜鹭那尖锐的鸟喙,几乎是擦着我的鳞片划过,带起一股致命的水流。
我躲在水草丛中,身体因为本能的恐惧而微微颤抖。
但仅仅过了几秒钟,当那道黑色的阴影远去,水流的震动恢复平稳后,那股深入骨髓的恐惧,便如同潮水般退去,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的意识中,又恢复了那种纯粹的、当下的平静。
仿佛刚才那场生死一线的追逐,从未发生过。
我终于明白了。
鱼的记忆,不是故事,不是画面。
它是一种“模式识别与应激反应”的集合。
它不需要记住昨天被什么东西追过,它只需要记住,“黑色阴影+特定的水流震动模式=危险=立刻逃跑”。
这是一种更高效率、更低能耗的生存策略。
它不是没有记忆,它只是以一种与我们截然不同的、更接近于计算机底层逻辑的方式,在记录着这个世界。
这次“扮演”,没有古松那般波澜壮阔的时间跨度,却让我对“生命形态”和“信息记录方式”的多样性,有了颠覆性的认知。
我开始摆脱那种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思维。
我意识到,我们引以为傲的智慧、情感、记忆,或许,也只是无数种可能性中的一种而已。
在更高的维度看来,它未必比鱼的本能更“高级”,只是更“复杂”而已。
当我收回神念,元神回归肉身时,我感觉自己的神魂,多了一丝如同水流般的“灵动”与“柔韧”。
如果说,树的修行,教会了我“存在”,那么,鱼的修行,则教会了我“适应”。
而下一次,我又该去学习什么呢?
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夜空中,一只正绕着路灯翩翩起舞的飞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