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真心何物 (第1/2页)
城南多旧巷。
日光到了这里,仿佛也怯了脚步,被高矮参差的旧屋檐切割得支离破碎,吝啬地投下几块黯淡的光斑。空气里弥漫着经年不散的潮气,混杂着朽木、陈灰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淡淡的腥甜气。
越往深处走,喧嚣越远,寂静愈沉。
邋遢道士在前头晃悠着,油渍斑斑的道袍在晦暗光线下更显腌臜。他哼着不成调的小曲,脚下却精准地避开每一处积水与碎瓦,熟稔得如同归家。
谢债跟在后头,每一步都觉沉重。并非只因那石灵债业带来的无形压力,更因那根连接着他与未知前方的猩红债线,越收越紧,丝丝缕缕的怨毒与哀戚如同冰针,持续不断地扎进他的心口,引得账本在识海中嗡嗡低鸣,那血色的“狐仙债”条目灼灼发烫。
“就这儿了。”道士在一处几乎被藤蔓与乱草彻底吞没的断墙前停步,抬了抬下巴。
谢债抬头望去。
若非那根刺目的猩红债线直直没入断墙之后,他几乎无法辨认这里曾是一座祠庙。只有几段残破的基址、半扇歪斜的焦黑木门诉说着过往。野草蔓生,蛛网密结,断壁残垣间堆积着厚厚的腐叶,散发出沉闷的腐败气息。
荒凉,死寂。
唯有那怨念,历经岁月,却愈发沉淀得浓稠粘腻,缠绕不去。
“百年前,这儿也曾香火鼎盛过。”道士靠在一边,用酒葫芦指了指,“那老狐狸受了些供奉,倒也护过一方小境。可惜,你家先祖那一下子……啧。”他摇摇头,没再说下去。
谢债沉默,迈步踏入废墟。
鞋底踩碎枯枝,发出细微的脆响,在这极静之中显得格外刺耳。冤线剧烈震颤起来,一股强烈的情感乱流如同冰瀑冲击着他的心神——那是不甘,是怨恨,是被打碎信仰、毁去根基的滔天愤怒,却又在最深处,缠绕着一丝无法化去的、属于生灵的深切悲恸。
他闭上眼,强迫自己感知。
破碎的画面、混乱的声音碎片涌入脑海。
缭绕的香烟、虔诚的跪拜、模糊的狐形玉像散发着温润光泽……然后是骤然的雷雨夜,惊慌失措的人群,推搡,撞击,玉器清脆的迸裂声,一声尖锐痛苦、撕裂夜空的哀鸣……最后是长久的死寂,香烛冷透,祠庙倾颓,唯有怨念一日日滋长,化作诅咒,渗入血脉……
谢债猛地睁开眼,冷汗已湿透鬓角。
他踉跄着,在废墟深处,一堆厚厚的腐叶和碎瓦下,触到了一样东西。
指尖传来冰冷刺骨的触感,以及一股即便隔了百年也无法消散的怨意。
他拨开杂物。
那是一枚玉像的残片,仅有巴掌大,断裂处嶙峋尖锐,依稀能辨出是狐耳的一部分。玉质原本应是上乘,如今却蒙着厚厚的污浊,内里沁着蛛网般的血丝——那是怨念凝结的实体。
猩红的债线,正牢牢系在这枚残片之上。
“重塑玉像,重燃香火……”谢债摩挲着那冰冷刺骨的残片,低语。前者尚可寻能工巧匠尝试,后者……在这片荒芜死寂之中,谈何容易?
而最后那一样……
“道长,‘真心泪’……究竟是何物?”他看向道士,声音干涩。
道士灌了口酒,咂咂嘴,晃晃悠悠走过来,蹲下身,眯眼瞅着那玉片。
“狐狸嘛,最是狡黠多疑,偏又至情至性。”他伸出乌黑的手指,轻轻点了点那玉片,指尖竟冒起一丝细微的白烟,伴着一股焦糊味,他却浑不在意,“它的怨不只是毁祠碎像之痛,更是信诺被违、情感受伤之耻。寻常忏悔、金银珠宝,入不了它的眼。”
“唯有无暇真心,动情至深时淌下的热泪,方能洗去它百年积怨。”道士抬起头,脸上戏谑之色稍敛,看着谢债,“这泪,不能是假意敷衍的,不能是算计筹谋的,更不能是为你自身厄运而流的恐惧之泪。须得是……为它而流的悲悯之泪,理解之泪,乃至……追悔之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