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 百年大计 (第2/2页)
武松和阮氏兄弟都沉默了,他们自己就是这样,除了身上的武艺和力气,别无长物。至于将来会怎样,他们从没想过。
赵叹继续说道:“若要成就一番真正的事业,不能只看眼前。我们要为二十年后,三十年后做打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要让梁山的下一代,人人识文断字!我要让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
“只有他们读书明理了,才会明白我们今天聚义于此,究竟是为了什么!等我们这批人都老了,驾鹤西去了,他们才知道梁山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才不会变成王伦那般,只知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苟且偷生!”
说着,赵叹又指向聚义厅门口那杆迎风招展的“替天行道”大旗:“寨里七百多号兄弟,又有几人能理解这替天行道背后的意义。”
“轰!”
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林冲、武松在内,都感觉自己的脑子里像是炸开了一道惊雷。
赵叹的话仿佛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让他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在那个世界里,人人都读书识字,明辨是非,为了一个共同的信念而战,国富民强,百姓安居。
赵叹的这个愿景太过宏大,以至于让他们一时间都说不出话来。
武松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汉子,此时也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林冲更是激动得身体微微发抖,他从赵叹的描述里,看到了一个足以让他抛下一切,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
他有些沙哑的开口:“三弟……”
阮小二此时也回过神来:“赵哥……你说得对。可是……咱们该教些什么呢?总不能真让这帮强人的崽子去读四书五经,然后考科举吧?那也太荒唐了。”
阮小五也跟着点头:“是啊,考上了功名,然后继续为这个黑白不分的朝廷卖命?”
赵叹听到这话,嗤笑一声,满脸不屑:“我费这么大劲,是为了给朝廷培养人才?我又没什么大病!”
“我要办的,是咱们梁山自己的学堂!咱们要教的,是真正有用的东西,能让他们明事理、辨善恶!”
一通长篇大论,赵叹都说渴了,他走回来找了把交椅坐下,给自己倒了碗茶,边喝边说:“我的想法是,把学堂分成两科。”
“分两科?”众人都好奇地看着赵叹,想知道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对,文科和理科。”
林冲彻底懵了:“文科?理科?”
他活了三十多年,读过的书不算少,却从未听过这两个词。
这文科、理科是什么来路?是哪家学派的分类?怎么闻所未闻?
赵叹知道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讲,他解释道:“大哥你听我慢慢说,这文科主修的,是治国安邦的道理。”
“学的是《尚书》、《论语》、《礼记》、《春秋》这些。学这个,是为了让他们明白什么是规矩,什么是道义,历史中又留下了哪些教训可作为前车之鉴。学会了这些,将来也好从中选拔出能管理山寨各项事务的人才。”
这还好理解,跟儒学教育有点像,林冲听完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