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 民怨沸如汤 (第1/2页)
不等众人反应,赵叹继续说:“上山之后,跟山上的兄弟们一样,领月钱,吃粮饷,接受我们统一的操练和调遣。”
“如此一来,石碣村就成了我们梁山连通外界的第一道岗哨,更是我们海军陆战队的兵源地。村子因为梁山的保护而富庶,梁山因为村子的支持而强大。这才是真正的一个整体!”
阮氏三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满脸的激动。
他们本来以为这辈子就是打家劫舍,快活一天算一天也就完了。
可现在,赵叹给他们铺出了另一条路,能让村里的乡亲们有船用,有钱赚,不再受人欺负,活得像个人样。
他们瞬间感觉,自己再是人人喊打的水匪,而是保卫家园的战士。
想到这,阮氏三雄都想给赵叹磕一个,阮小七“嗷——!”一嗓子从座位上跳了起来:“我这就回村,把这好消息告诉大伙儿!他们要是听了,非得乐疯了不可!”
阮小二也反应了过来,他眼眶都红了:“赵小哥大恩!我们兄弟替石碣村三百多口乡亲,谢过赵小哥!”
阮小七更是猴急,已经转身要往厅外跑了:“哥哥们,还等啥,走啊!我已经等不及要看那帮老少爷们乐疯了的样子了!”
“站住!回来!”
林冲一声断喝,拦住了他们。
阮氏三雄齐刷刷地回过头,不解地看向林冲:“寨主,你这是……?”
林冲没有立刻回答,他在厅中走了两步,脸上带着几分凝重。他先是对着阮氏三雄摆了摆手:“不必喊我寨主,你们还称我林教头即可,寨主之职是对外的,对内咱们还是兄弟相称。”
说完他又转向赵叹:“三弟,你的计策虽好,可我总觉得,有几处地方,似乎……不大妥当。”
林冲毕竟做过八十万禁军教头,也曾在官场沉浮,想的问题远比阮氏三雄要深远。
赵叹做了个请的手势:“大哥但说无妨。”
林冲沉吟片刻,开口道:“第一桩,便是借贷。借钱给乡亲们修船买网,这是仁义之举,可农夫渔民靠天吃饭,总有光景不好的时候。若是有人借了钱,实在还不上,那该如何是好?”
“难道,我们梁山也要学那放印子钱的泼皮,上门去逼债不成?这事要是传出去,梁山的名声可是要毁于一旦!”
阮氏三雄仔细一想,村里确实有那么几个好吃懒做的,万一他们果真借钱不还,这事就难办了。
不等赵叹回答,林冲又接着说出了第二个疑虑:“其二,便是三丁抽一。三弟啊,落草为寇,终究不是什么光彩的营生。咱们这些人,都是被逼无奈,才上了梁山。”
“可石碣村的乡亲们,有家有业,未必人人都愿意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过活。若是他们不愿,我们难道还要强逼他们入伙不成?怕只怕,人在曹营心在汉,日后反而会生出大乱子!”
林冲这两问,句句在理,直指赵叹计划中最核心的问题。
赵叹听完,脸上却不见半点为难,反而哈哈一笑:“大哥所虑,确实在理。不过,这些问题,小弟也早就想过了。”
“我先说第一个问题,还不上钱怎么办?好办得很!咱们梁山如今百废待兴,处处都要用人。修寨墙,打铁器,造船只,以后开了学堂,还要盖房子,哪一样离得开人手?”
“他没钱还,可以出力嘛!会木工的,来修房子造船。会打铁的,来铁匠铺帮忙。什么都不会的,有力气总有吧?上山来当个伙夫,帮着挑水砍柴,都行!”
“咱们按市价给他算工钱,一文钱都不会少他的。用工钱抵了债,剩下的还能拿回家养活老婆孩子。这叫以工代赈,咱们不亏,乡亲们也不亏,岂不是两全其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