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4章 思想,信念,信仰 (第2/2页)
发配营的人都呆住了。
刚来就有干净衣服领,还能沐浴?
所有人赶紧排队。
当第一批人沐浴更衣,领到香喷喷的肉粥开始吃起来时。
压抑的啜泣声不断响起。
发配营这些人知道,自己多半是熬出头了。
新接管发配营的这位都伯大人,应该是个难得一遇的好人。
李道元、李博佑、孙思景、王大木、宋巧珍。
这五人被陈洛视作特殊人才,单独进行了一系列安排。
李道元和李博佑自不必多说,父子二人博览群书,并且都通晓地理和水利。
更难得的是,李博佑还是个练武之人。
武道修为已经进入淬体七重境。
算是个文武全才。
王大木曾是军器监的大匠,他是不愿意配合军器监贪墨,才被陷害发配的。
军器监的匠人,最高等级就是大匠。
能捡到这样的人才,对于陈洛而言比捡到万两黄金更值得高兴。
五人当中唯一的女性宋巧珍,曾经自己经营过绣楼。
她身怀绣技,有经营和管理的经验,还擅长算账。
陈洛准备好好培养她一下,好让她负责教导望江屯的女人们。
入夜。
陈洛在书房思考着,自己接下来的管理和发展。
现在望江屯里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一万了。
另外陈洛即将正式升任为曲长。
一旦任命文书下来,挨着伏龙山的另外四个军屯也将归陈洛管辖。
那四个军屯的人数加在一起,最起码也在两千人以上。
这一万两千多人要如何管理?如何培养?
都是陈洛急需确定的问题。
另外身为部队出身的人,陈洛更加清楚。
要想一支队伍拥有严明的纪律,高度的忠诚,以及强大的凝聚力。
其核心关键还在于,这支队伍必须拥有高度统一的思想、理念、信仰。
那么该用什么思想,作为这支队伍的指导思想?
陈洛犹豫再三,最终写下:“以民为主,团结友爱;不惧牺牲,共创太平。”
这十二个字表达的意思浅显易懂。
而浅显易懂,正是这十二个字最珍贵的地方。
陈洛也想过用“我命即天命,我心即天心”。
或者“为万世开太平”
亦或者“人人生而平等,平凡但不卑微”之类的话。
作为队伍的指导思想。
但就北齐目前的平均教训水平而言。
这些思想要被理解,被认可,甚至是被传播,基本不太可能。
只有浅显易懂,才有可能被理解,被认可,被传播。
人是可以不断进步的,思想也一样。
先从简单的思想开始教育,无疑更加明智。
确定好队伍的指导思想后。
陈洛开始制定内部管理框架。
原先的大队编制暂时不动,但需要增设骑兵大队。
另外还需增设参谋部、后勤部、督察部、政工部、财务部、装备部。
每次作战的功勋评定标准,抚恤标准,战利品处置……等等。
也需要有相应的方案。
不知不觉间,陈洛忙到天亮。
这时陈洛书房的房门突然被人敲响。
“夫君。”
小薇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门没上栓,直接进来吧。”
小薇推开房门,有些焦急地对陈洛道:“你快去看看吧,一大队和三大队的人刚刚打起来了,沈义和万峰刚将人制止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