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鸣冤鼓 (第1/2页)
顾家子弟,与陈清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
或者说,这些顾家子弟,与顾老爷的目标之间,有些不可调和的冲突。
顾老爷辛苦打拼一辈子,他想让自己的女儿,将来能够继承并享受自己积攒下来的大多数财富。
但是顾家的子侄并不这么认为。
在这个时代,这是常见的事情,并不难理解,在这些顾家子弟看来,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嫁出去了便是外人。
而如果招赘,招赘上门的赘婿,就更加是外人之中的外人。
事实上,这十几年,在顾老爷确定不续弦,不纳妾之后,不止一次有顾家的长辈上门,想要做主,把顾家同宗的子弟,过继一个到顾老爷名下。
都被顾老爷给推拒了。
如顾老爷自己所说,他这个人并不十分看重香火,相比较而言,他更看重自己与发妻生下的这唯一一个女儿。
于是,最终演变到了今天这种,几乎可以说是人性扭曲的局面。
至于为什么会演进到这种地步,这几天顾小姐开始接手安仁堂事务,自然是一部分原因,但绝不是主要原因。
在陈清看来,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顾老爷曾经跟他说,让他接掌顾家家业的那番话。
也有可能,是前几天陆掌柜口中说出的那一句“少东家”。
不管怎么说,如今的陈清,已经被这些顾家子弟,视作与他们争夺家产的巨大威胁,以至于他们使出这种可以说是变态的,不顾一切的手段,想要把陈清给驱逐出去。
而破局的关键,就在顾守义身上。
以及顾家内部身上。
因为顾守义是整件事情的核心,而顾家内部,又绝不可能团结。
人心都是肉长的。
即便顾守拙等人,再如何撺掇挑拨,这些年究竟是谁对顾家有恩,是谁在照顾宗族,大家都心里有数。
顾小姐此时只十七岁,她虽然是安仁堂正儿八经的少东,但是这些年顾老爷把她保护的很好,她其实没有经历过太多事情。
此时,她也有些紧张了。
好在,顾小姐骨子里的性格,很像她的父亲,多少是有些刚强的,她深呼吸了一口气之后,对着陈清问道:“陈公子,我见了守义哥,要跟他说什么?”
陈清整理了一番措辞,跟顾小姐说了,然后两个人又对了一遍,确定没有问题之后,陈清才开口说道:“走罢,事不宜迟,咱们都要立刻行动,再晚一些,就要处处被动了。”
顾小姐点头,她看了看陈清,问道:“陈公子你一个人出门,没有问题罢?要不要找几个护院跟着你?”
陈清摇了摇头:“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又是在县城里,我要是还能出什么事,那这世道,就真的没办法过活了。”
来到此世半年时间,陈清当然了解过一些这个时代的情况,此时的王朝虽然不是他记忆中任何一个朝代,皇帝也不是他记忆中任何一个皇帝,但王朝开辟至今。
不过一百多年。
就他的观察而言,此时还是王朝中期,远没有到社会崩溃的阶段。
二人定下了计划之后,很快开始动作起来,两人在顾家大院门口分别,顾小姐走向县衙大牢,而陈清,则是走向另一个方向。
顾小姐自小在德清县城长大,这一块地方,她再熟悉不过,没过多久,她就来到了县衙大牢,让小月给牢头递了块散碎银两之后,她顺利的进到了县大牢。
大牢里,气味自不好闻,顾小姐掩着鼻子,强忍着往里头走。
这件事,明面上跟她没有关系,但实际上,跟她的关系最大。
就如同她曾经跟小月说过的那句话一样,那些人明面上在欺负陈清,实际上就是在欺负她。
如果是个柔弱一些性子,这会儿可能就往后缩,不愿意掺和进这件事情里头了,但是顾盼的性子要强,她很清楚。
哪怕撇开她与陈清之间的这段婚约,这个事情她也必须要去面对,否则走了个陈清,下一个可能就更不是她那些个同族兄弟们的对手了。
非要她找个没有本事的窝囊废,或者她放弃顾家的大部分财产,这一桩争斗才有可能彻底结束。
强忍着大牢里,刺鼻腐朽的气味,顾小姐一路来到了大牢的其中一间。
不知道是德清县治安不错,还是因为顾家的人打点过,此时顾守义被安排在一间单人牢房里,他身穿囚服,头发披散,一个人坐在角落里,一言不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