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人情世故 (第2/2页)
难怪这个时代,非得一个富农,才有可能供养出一个读书人,单单是这笔墨纸砚的开销,就不是常人之家能够接受得了的。
哪怕买最次的东西,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更不要说还要购买大量的书籍,以及官员的手札笔记等等了。
毕竟想要考中,主考官的文章,一般非看不可,否则要是写了什么东西,要是与主考官的一些理念正好背道而驰,那本事再大,也休想得中。
提着足足一百多两银子换来的“宝贝”们,陈清去而复返,又重新回到了县衙,让县衙门口的衙差通报之后,没过多久,他就成功的来到了县尊老爷的书房,见到了正在翻看文书的洪知县。
陈清随手将东西放在一边,然后对洪知县笑着说道:“县尊已经中了进士,还苦学不辍,真是让人钦佩。”
洪知县把手里的文书放下,放在桌子上,指了指这书,摇头道:“你瞧瞧,这样的书,不看能成吗?”
陈清低头看去,只见这文书的封皮上,写了“元甫公集”。
这几个字,明显是手写的,估摸着里头的内容,也都是由人手抄的,毕竟这样的册子,手抄起来,要比刻印成本低很多。
陈清想了想,问道:“是朝廷里的相公么?”
“你不知道?”
洪知县有些愕然的看着陈清,随即摇头道:“是了,你不在官场,自然不知道朝廷里的事情,元甫公是主持枢机十年的宰相了。”
“更是当今的天下文宗。”
洪知县摇头晃脑,语气满是羡慕:“此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见到元甫公一面。”
陈清在心里记下了这个名字,随即将刚买的东西,取了出来,一一放在了洪知县的桌子上,笑着说道:“今日这场官司,不是县尊明察秋毫,可能脏水就泼到在下头上了,知道县尊两袖清风,一心为民,不敢送什么特别贵重的东西,就去买了些笔墨之类的,送给县尊,聊表心意。”
洪知县看了看桌子上的东西,先是一一拿在手里看了看,然后抬头看向陈清,笑着说道:“怕不便宜罢?”
“也都不贵。”
陈清神色平静,笑着说道:“我来顾家不久,能买得起的也就这些了,过些天,顾家的叔父就要回来了,到时候叔父多半还要再来相谢县尊…”
“替我,也替顾家主持了公道。”
洪知县拿起砚台,上下左右都看了一遍,然后才看向陈清,摇头道:“这砚台有些次了,其他都不错。”
他看着陈清,笑着说道:“我到任德清之后,极少收人东西,还是与陈公子有缘,这些东西,我也都用得上。”
“就收下了。”
陈清听了这话,就放心了不少。
给领导送好处,也是一门学问,能送出去,就是莫大的成功了。
他不动声色,将桌子上的砚台拿在手里,作势就要摔在地上。
“在下还是见识浅了,回头无论如何,想办法给县尊寻到一方歙砚,澄泥砚这样的好砚台。”
洪知县连忙起身,将陈清手里的砚台接了下来,摇头苦笑道:“好好的一方砚台,摔它做甚?又不是用不得了。”
他把砚台接了回去,对着陈清开口笑道:“你真要弄太好的砚台过来,我反而不敢要。”
陈清正色道:“我来送东西,但是为了感谢县尊,不会劳烦县尊做任何事情。”
洪知县将砚台放好,然后背着手看向陈清,过了一会儿才感慨道:“陈公子要入赘顾家,当真是可惜了。”
他笑着说道:“等下回见了顾老兄,我好好劝他一劝。”
“对了。”
洪知县看向陈清,问道:“顾老兄何时回德清来?”
陈清看向洪知县,神色平静。
“就是本月内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