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陷害 (第2/2页)
大夫胡子花白,被钱婉徽一指,身子哆哆嗦嗦,眼看就要站不住了。
“属下兢兢业业为王爷卖命,王妃怎好污蔑在下?”
钱婉徽心口好像堵了块石头,气都喘不匀了。
嘴上的水泡好像长大了,疼的厉害。
她麻木的抓到一条理由加以辩解。
“王爷,此事若是我做的,怎么可能带着罪证前来?”
晋王哂笑:“本王没说是你做的。”
“说不定是王妃手底下的人狗胆包天,才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来。”
钱婉徽下意识回头看了看茯苓。
原来不是冲着她来的。
孙侍妾娇弱的躺在晋王怀里,泪痕未干。
“王爷,您一定要为玲珑讨个公道。”
晋王漫不经心,瞥向吓破胆子的茯苓。
“关到柴房里去,明日扭送官府。”
钱婉徽忽然想起母亲评价她的话。
端庄美丽却太过循规蹈矩。
她人生的每一步都在循着规则按部就班的往前走。
什么规则,钱婉徽也说不清。
她以为成为王妃只需要替晋王管家就行,虽然王府还会有其他女人,钱婉徽也会拈酸吃醋。可在她看来,自己是主母。只要不是过分僭越她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就连惩罚也无非是抄书,跪祠堂,再不济赏几个耳光。
怎么就发展到要一个人的性命。
钱婉徽浑身颤抖,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想的。
这个时候明明只需要默许,这把火就不会烧到她身上。
牺牲一个茯苓,没有人会怪她的。
做奴才的不就是要为主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吗?
可钱婉徽觉得,母亲说得对。
自己一点都不像她。
不够圆滑,不够心狠,总是在关键时刻被一那颗心牵着走。
钱婉徽跪在晋王脚边,抬手以自己的性命发誓。
“茯苓是清......”
话未说完已被晋王截住,他神色冰冷,手掌撑住钱婉徽冰凉的半边脸。
“王妃御下不严,禁足一个月。”
说完这句话,晋王没有看任何一个人,径直走了出去。
俞珠钝钝的想,晋王现在的心情很不好。
两个小厮进来,把茯苓拖下去。
钱婉徽还想去拦,被俞珠死死抱住了腰。
她扭过脸狠狠道:“给我放开!”
俞珠闭着眼,一言不发。
别在气头上说事,等冷静下来才有转圜的余地。
俞珠很清楚,这不仅仅是王府的内务事,也是故意做给上面看的。
她虽然笨,却也知道自从钱婉徽从宫里回来后,王府的氛围就一直很奇怪。
等钱婉徽不挣扎了,俞珠才小心扶着她,道:“王妃,您也累了,我扶您回去休息吧?”
回去就被禁足了。
钱婉徽不肯,她想把手从俞珠的怀里抽出来却发现这个死丫头劲格外大。
挣了两挣都纹丝不动。
俞珠:“走吧王妃,晋王心情不好,您别惹他了。”
俞珠知道自己这番举动肯定冒犯了王妃,她也顾不上这么多,和寿姑姑两个人把王妃送回了自己的院子里。
道别时,寿姑姑还特意谢谢她。
“难为您了,俞侍妾,处处为我们王妃考虑。”
俞珠连连摆手:“不麻烦不麻烦,要是兰溪陷入这样的境地,我也会急疯的。”
寿姑姑叹了口气,不好再说什么,只道:“您也早点回去休息吧。”
俞珠嗯了声:“好好照顾王妃。”
寿姑姑进了屋,才发现王妃没有点灯。
她下意识要去拨弄烛芯,却被钱婉徽拦住。
“姑姑别点灯,我的眼睛好痛。”
寿姑姑只好说不点不点。
她走近,瞧见王妃泪花的小脸。
“王妃,别哭了,这是茯苓的命。”
钱婉徽嗯了声。
“都是我不好。”
她太天真,才成了晋王和皇后母子之间的牺牲品。
这么简单的手段也能做成局,那个人也没有站在她这边。
寿姑姑说:“俞珠是个好心的。”
钱婉徽说:“我知道,又能怎么样呢。她那样的性子,迟早被孙玲珑吃干抹净。”
寿姑姑也不好再说什么。
“明个,我再给您挑个可心的丫头。”
钱婉徽没说话算是答应了。
......
回了院子,俞珠的心还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她一连灌了好几杯水才缓过来。
兰溪忙取了帕子为她擦汗,却见俞珠紧紧抓着自己的手,面上更是一片赤忱。
“兰溪,若今日被陷害的是你,我一定也像王妃那样失态了。”
兰溪听的心头一片柔软,眼里也含了泪花。
“小姐有那个心就好,万万不可做傻事。我们俩的心是一样的,只盼着你好。”
俞珠叹了口气:“是的,咱们两个死了也要埋在一处的。”
兰溪学着晋王的语调:“你才多大啊,就整天把死啊活的挂在嘴上,我的牙都要酸倒了,下次可不准说了。”
俞珠睁大了眼:“好姐姐我不说了就是。”
她暗暗揣度:“兰溪,要是我去为茯苓求情能成吗?王妃的样子实在叫人心疼,”
兰溪犹豫再三还是劝道:“王爷正在气头上,你何苦去触霉头。再说了,王妃先前还罚过你。”
俞珠说:“我这叫以德报怨,最重要的是,这事不管成不成,王妃都会记着我的好。”
俞珠想得极美,“我看的清楚,王妃不是坏人。她记着我的好,旁了不说总不会短我的吃喝。”
兰溪听俞珠这么说也觉得可行。
“那你要怎么求情。”
俞珠木着一张小脸,愣愣道:“送点吃的?”
争宠的手段无非就是那些,送吃的,送喝的,要么就是自己病了请王爷来看一看。
晋王一肚子火,是肯定不会来看她了,只能她自己送上门去。
俞珠在脑袋里搜寻着,只记得晋王不喜欢年糕,因为不好消化。倒是喜欢雪梨膏煮出来的水。
雪梨膏好啊,还能下火。
其余的,俞珠知道晋王爱清淡的口味。
早知道在家里时她就跟着俞母多学几道菜了,也不至于现在干瞪眼。
她摊开手,有几分无奈。
炒些时蔬吧,跟着时令吃总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