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神迹! (第1/2页)
沈逸南守了将近一整夜,直到后半夜才靠着墙壁,闭眼打了会儿盹。
天一亮他就醒了,下意识低头看向怀里。
妙妙小小的身子被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张苍白没有血色的小脸,仍是闭着眼在睡觉,呼吸微弱。
沈逸南心里咯噔一下,伸手探向妙妙额头。
指尖触碰到的肌肤冰冷一片,那股子凉意顺着指尖蔓延,连带着让他的心也冷了不少。
沈逸南动作僵住。
怎么会这样?
妙妙的体温不但没有回暖,反而更凉了。
沈临渊也醒了,揉着惺忪的睡眼凑过来:“爹....妙妙怎么样了?好些了吗?”
当他看清妙妙毫无血色的脸色时,那股残留的困倦之意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
“妙妙她......她的脸怎么这么白?”沈临渊压低声线,声音止不住的发颤。
沈安砚同样被惊醒,醒来的瞬间便扭头看向妙妙。
他一言不发地爬到爹爹身边,小手轻轻碰了一下妙妙露在外面的脸颊,而后像是被烫到一样迅速缩回手。
那双总是沉静如水的眸子里迅速蓄满了水汽,嘴唇往下撇了撇,一副要哭不哭的模样。
“爹爹......”沈安砚的声音里带着泣音,“妹妹......妹妹是不是生了很重的病?”
“没有,妹妹不会有事,别担心。”沈临渊立刻出声安抚。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头翻涌的恐慌。
他不能慌,他是他们的主心骨。
沈逸南将妙妙往怀里又揽紧了些,用自己宽厚温热的胸膛包裹着她,仿佛这样就能将自己的体温传递给她,让怀里的小不点暖和起来。
“没事的,一定会没事的。”
沈逸南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异常沉稳。
他一手抱着女儿,另一只手伸过去,分别揉了揉两个儿子的脑袋:“妙妙是小福星,是祥瑞,怎么会有事呢?”
这番话不知是在安慰两个孩子,还是在安慰他自己。
沈临渊和沈安砚看着父亲镇定的脸庞,总算没那么慌乱了。
就在这时,一阵脚步声传来。
昨夜那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家,端着一个豁了口的粗瓷碗颤颤巍巍走来,碗里是半碗稀得能照出人影的清粥。
他走到沈逸南面前,噗通一声就跪下了,双手将碗高高举过头顶:“将军,这是......这是我们孝敬给福瑞郡主小神仙的粮食。”
老者声音哽咽,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感激。
“我们......我们也没什么好东西,洪水来得急,就抢出来这么点粮食。”
“这碗粥,是小老儿挑了最干净的米,熬了最久才熬出来的,希望小神仙不要嫌弃......”
这碗粥,对他们这些劫后余生的百姓而言,恐怕比金子还要珍贵。
沈逸南看着那碗清粥,又看了看老人干裂的嘴唇和那张布满沟壑的脸,心中五味杂陈。
他没有去接那碗粥,而是将怀里的妙妙护得更紧了些。
“老人家,你的心意,本侯和郡主心领了。”沈逸南的声音缓和下来,“但这粥,我们不能要。”
“将军,这......”老人家愣住了。
“你们自己带出来的粮食本就不多,接下来还不知道要熬多久。”沈逸南沉声道,“郡主眼下还在熟睡,并不需要进食,你把这碗粥带回去,给孩子,或是给受伤的人吃。”
说完,他转头看向身后一名护卫。
“去,把我们的干粮分出一半,交给老人家,让他分给百姓们。大家也不要慌,临行出发前陛下同本侯说过,不日便会派人送来赈灾粮,你们现在需要做的,便是努力活到赈灾粮到的那天。”
“是,侯爷!”护卫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转身去办。
老人家彻底呆住了,他没想到这位将军不但不要他们唯一的口粮,还要反过来给他们粮食。
他捧着那碗粥,泪水再次夺眶而出,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将军!您....您真是活菩萨.....”
周围一些醒来的百姓也看到了这一幕,一个个都红了眼眶,郡主救了他们的命,将军又给了他们活下去的粮食。
这份恩情,他们这辈子都还不清了。
沈逸南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摆了摆手,示意老人家快去。
待老人家走后,沈逸南才重新将注意力放回女儿身上。
他轻轻摩挲着女儿冰凉的小脸,一颗心被揪得生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