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斗志昂扬的赵胜利 (第1/2页)
一开始在后厨的刘拴柱并不知道韩立来了,但是他在当服务员的堂妹,在韩立来窗口端菜的时候给认出来了。
刘拴柱听堂妹说韩立回来后,他让一个徒弟赶紧去告诉刘铁柱,让另外一个徒弟赶紧把后厨里面比较好的食材挑选出来两份开始配菜。
韩立并不知道刘拴柱的安排,他此刻正在回忆医书上关于人参和菘蓝(板蓝根)的情况,还有绞尽脑汁的回想自己前世刷到过关于药材方面的知识。
从韩立本心上来说,他对于自己生活了好几年的土地和人们是有感情的。
同时他也知道这片土地上的光环会逐渐被南方替代,而且因为一些客观性的原因让这里很长时间都处于低谷期。
这种涉及到地方和的事没有人能干涉到,韩立更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局势。
(政、策因素和历史沉疴,以及地.,这些都不是一个人就能改变的,要不然后来也不会有投资不过山海关这个说法了。)
不过县里面的药材种植基地要是真能搞成,并且形成一定规模的话,
到时候哪怕某些情况依旧会发生,那怕“有些人”依旧采取保守做派。
县里面有了这个药材种植这个基本盘,虽然做大做强这个需要运气。
但是最起码能县里面和上河村的人们,在将来不会被大城市变化带来的情况影响到太多。
让他们能够以一种比较平稳的方式度过,甚至还能比其他地方人过的好很多,弄好不还能带动更多的地区效仿。
不过那种情况还有十几年呢,韩立现在要做的就是,让村民用同样多的土地,同样的力气赚到更多的钱。
让他们的钱包更鼓一些、家底更厚一点,从而抵抗某些风险的能力更强一点。
更何况这块黑土地上长出来的菘蓝药效要比其它地方强上不少,期间要是没有什么不可抗拒变化的话,这绝对是一条比较平稳的路。
甚至韩立在说出这些话之前,他心里面已经为这件事做出了最坏的打算。
要是到时候赵胜利真的带人把药材种植出来了,销售方面不太理想的话,那韩立就会动用自己手里面的钱,通过一些关系把这些药材全部收上来。
反正韩立自己时不时就会去采购一些药材,赵胜利种植出来的药材品种虽然单一,但是架不住韩立年复一年的长期消耗。
况且这个时候种植的药材基本上不会使用什么化肥农药,它的品质、蕴含的质量、其中的药效非常高,这样无公害的药材价值也会越来越高。
哪怕韩立自己用不完,等到适当的时候出手也能大赚一笔。,
出售的时机和操作要是合适的话,那么韩立储存这些药材带来的收益甚至比黄金更高。
当然,这也仅限于韩立他有一个没有时间流逝、能够无限期保存所有物品放进去时样子的分解空间才能这样做。
其他人要是这样储存药材,特别是菘蓝这种药材,维护药材蕴含的药性流失的费用就会让他们血本无归。
这就是,学我者死、似我者傻,没有金手指的大佬不要轻易尝试。
因为在饭店里面,韩立跟张胜利说话的时候声音很小。
韩立把自己想到的一些情况,以及药材种植需要请那方面的专家过来帮忙指导,还有自己知道的有关药材炮制、储藏这些方面的情况一点点的讲给赵胜利听。
他们俩一个说、一个听,韩立对于药材种植基地的计划补充,前景分析,以及其他方面的注意事项。
让赵胜利听的双眼放光,他在上河村当了那么多年村长,他当然知道经济作物和农作物其中的差别。
就拿村里面每年种植的甜菜,同样都是一亩地的产出,甜菜带来的价值要高于粮食价值的几倍。
当初要不是必须要保证村民和知青每年必备的口粮还要完成交粮任务的话,上河村当初种植甜菜的亩数还会更多。
所以,现在随着韩立对于药材种植方面的逐步补充,让赵胜利心里面热血澎湃,他恨不能现在就去冰城农业大学那边寻找药材种植方面的专家。
情况要是跟韩立说的差不多的话,他回来后马上就打报告,让县里面把那两个农场拿出来,药材种植基地可以划分到企业当中,实在不行就换个招牌,这样他来管理就没人能说什么。
这时候谁要是敢反对,他就敢翻脸,以前在某些厂子的问题上他是妥协、推让了,但是谁也别把他当成一个没有脾气、没有关系的人。
这次不一样,这个药材种植基地要是能够成功的话,这就是他最耀眼的政绩。
他赵胜利不但能够让帮自己得到这个位置的班长说得起话,还能确确实实的给家乡做出实打实的贡献,让那些跟着受益的人念自己的好。
往后他赵胜利就算不干了、退下来,走在大街上都能够挺直腰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