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80章 官场没有永远的敌人 (第2/2页)
吴志远笑了笑:“您是我的老领导,能帮上忙我肯定尽力。”
在官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这就是吴志远在受到甘思苗打压后,不但不记仇,还要帮他一把的原因。
甘思苗低声说:“志远,待会儿汇报,你有什么建议?徐书记最近比较关注哪些方面?”
吴志远略一沉吟,说道:“徐书记最看重的是务实和担当。
汇报工作时,关键在于思路清晰,数据扎实,既要讲成绩,也要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切实可行的打算。
特别是要结合龙城绿色发展的大战略,突出林业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甘思苗点头道:“好的,我记住了,绿色发展、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
吴志远看了看时间,提醒道:“甘局,徐书记应该快到了。您再准备一下,放松心态,如实汇报就好。”
徐有为来了。
甘思苗连忙上前问候。
看得出来,他有些紧张。
甘思苗五十岁,徐有为四十二岁,但官场上的尊卑不是看年龄,而是看职务和权力。
甘思苗汇报了有十几分钟。
离开后,徐有为将吴志远叫到办公室,说道:“志远,你的这位老领导精通汇报技巧,知道领导想听什么。
但他最大的问题,是心思太多用在做人上,而不是真正用在做事上。
他今天来,主要目的不是汇报工作,而是来表态,来站队,来试探我对他的态度。”
徐有为话锋一转:“志远,你知道历史上,有些皇帝或者高明的政治家,为什么明知某个官员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却依然会重用甚至提拔他吗?”
吴志远思考了一下,回答道:“可能是因为这个人有某方面突出的才能,不得不用?或者,是为了平衡朝中各方势力?”
徐有为微笑道:“你说对了一部分,但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掌控’二字。
比如宋徽宗时期的宰相蔡京,此人名声不好,但最初提拔他的宰相韩忠彦,看中他与政敌曾布有仇,且有手段,想利用他来打击对手。
这是政治斗争的需要,为了制衡对手,有时不得不启用有问题的能吏。”
徐有为接着说:“抛开这些极端的例子,即便是在正常时期,上位者用人的玄妙也在于此。
一个德行完美无缺、能力超群、毫无把柄的官员,对上位者而言,有时反而难以绝对掌控。
因为他凭借自身的才华和声望就能立足,对上司的依附性可能没那么强。而有污点的官员则不同。
一个官员的污点,掌握在上位者手中,就如同套在他脖子上的一根无形缰绳。
他知道自己的把柄在你手里,因此会更加听话,更加不敢轻易违背你的意志。
因为他清楚,一旦失去你的庇护,他的污点随时可能成为将他拉下马的致命武器。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帝王甚至会有意纵容或培养下属的一些无伤大雅的毛病,因为这便于控制。”
徐有为又谈到甘思苗:“对于现阶段来说,像甘思苗这样的人,可以用,但不能重用,更不能倚为心腹。这也是权宜之计。
要用他的经验和人脉来尽快熟悉情况、稳住局面,要用制度约束他,一旦发现他越界,或者其存在危害大于贡献时,就要果断处置,绝不姑息。
从长远看,还是要依靠那些有真才实学、作风正派、能踏实干事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