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忠诚的机魂将继续战斗(一更) (第1/2页)
战场数据如同汹涌的潮水,源源不断地通过军用科技的后勤维护接口,以及幽冥犬和拉萨路佣兵动力甲上隐蔽的数据采集子程序,汇入陈瑜工坊的主控服务器。
爆炸的冲击波频谱、能量武器的耗散曲线、动能弹药的穿透效能、动力甲关节与传动系统的实时应力反馈、乃至驾驶员在极限状态下的生理指标波动……
所有这些海量信息都被细致地记录、分类、压缩,最终化为二进制洪流,存储在核心数据库的特定扇区。
陈瑜庞大的暗红色身躯静立在主控台前,猩红的光学镜头稳定地扫过屏幕上瀑布般倾泻的数据流。
外界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和激烈的交火声,被厚重的复合隔音材料与主动声波抵消场削弱成模糊而遥远的背景噪音,无法干扰他逻辑核心那超越凡人理解的高速并行运算。
“老伙计,数据样本收集得差不多了,初步建模已经完成。”陈瑜的合成音在工坊内响起,带着一丝完成阶段性工作后的平稳语调,仿佛在与一位老友分享发现。
他调出经过算法清洗和可视化处理的关键数据集,呈现在主屏幕上。
“看看这些战场交换比曲线和子系统战损报告,这个世界的动力甲技术路线,思路确实……别具一格。”
悬浮在他身侧的伺服颅骨发出轻微的、表示理解的嗡鸣,眼窝中稳定的蓝光跟随着数据滚动的节奏闪烁着,如同一位专注的助手。
“他们的技术核心高度依赖于高带宽神经直连接口,”陈瑜的金属手指在控制台上轻点,调出几段经过慢放和标注的“鬼武者”与“突击队-VII型”近距离格斗影像,影像中,动力甲的每一个微操都与驾驶员神经信号图谱的峰值完美对应。
“试图将驾驶员的生物反应速度与机械的极限出力无缝衔接,理论上确实能逼近‘人机一体’的操作上限,尤其在需要瞬时判断和复杂战术机动的环境下。”
他稍作停顿,光学镜头的焦距微微调整,仿佛在审视数据背后更深层的问题。
“但代价呢?老伙计。”他的声音带上了更明显的分析性色彩,“且不提这种连接对驾驶员精神与肉体的双重负荷,光是支撑这种操作模式所需的高级神经义体和感官同步系统,其成本、维护复杂性和对驾驶员的基础素质要求,就足以构成一道高门槛。”
“更重要的是……”陈瑜的合成音调低了一个分贝,像是在强调接下来的关键点,“这种高度依赖个体精英驾驶员、培训周期漫长、且对后勤支持要求苛刻的技术路径,对于需要武装亿万星辰、应对无穷无尽消耗战的帝国而言,太奢侈了,老伙计。
它更像是一件为少数强者量身定制的精密乐器,而非能够武装军团、在泥泞与鲜血中反复捶打的战争铁砧。”
伺服颅骨发出一串更急促的二进制确认音,似乎完全理解了这其中的关键差异。
“仔细想想就明白了,老伙计。”陈瑜微微转向悬浮的伺服颅骨,光学镜头的光芒稳定地聚焦在它的传感器阵列上。“没错,星际战士的动力甲依靠的是神经连接,但他们拥有‘黑色甲壳’——那是十九道改造手术的最终结晶,是帝皇赐予的非凡恩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