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武器方案(八更) (第2/2页)
她回头看了一眼那台暗红色的钢铁巨人,知道从今天起,她的人生已经彻底改变了方向。
——
瓦莱丽离开后,陈瑜的猩红光学镜头转向静立在工坊中央的暗红色动力甲。
数据线如同活物般从控制台延伸而出,精准地接入动力甲背后的接口。
“调取测试全程数据,重点分析驾驶员操作与辅助系统协同效率。”他对悬浮在旁的伺服颅骨下达指令。
海量的数据流在屏幕上飞速滚动。
陈瑜安静地审视着每一帧画面、每一个操作指令和系统反馈。
片刻后,他缓缓开口:“驾驶员基础素质合格,战斗意识尚可。但在压力环境下,与辅助系统的协同存在明显延迟。”
他的声音带着审慎的评估意味,“她过于依赖自身判断,未能充分信任AI提供的战术建议。三次规避动作中,有两次因操作迟疑导致护盾能量额外消耗了百分之七。近战击杀效率也未达到理论最优值。”
伺服颅骨发出规律的嗡鸣,投影出几个关键数据节点,印证了他的判断。
“作战效能,未达最佳理论值。”陈瑜最终给出结论,“人机协同,需要更多训练。”
他的注意力转向武器系统。
动力拳套的实战数据令他满意,但其极近的射程和特殊的杀伤机制限制了战术灵活性。
“单一武器无法应对复杂战场。”他调出动力甲的立体结构图,金属手指在几个关键部位轻点,“需要建立标准化武器配置方案。”
他很快构思出两个初步方向。
第一个方案相对均衡:在肩部加装一门小口径激光炮,提供可靠的中远程火力压制;同时配备一面实体盾牌,增强正面防御;近战武器则选择已经过实战检验的链锯剑。
这套配置攻防兼备,适应性广。
第二个方案则更侧重于强化火力输出,同时保留关键的近战威慑力:卸除相对次要的左前臂,替换为固定的重型武器模块。
选项同样有两个——等离子轰击炮,威力巨大,足以瞬间蒸发大多数重装甲目标;或是风暴爆弹枪,虽然单发威力稍逊,但射速快,可靠性高,且后勤维护更为简便廉价。
这一配置的核心思路在于,利用左臂的重型武器提供强大的中远程压制和破障能力,而完整保留的右臂及其动力拳套,则确保了在近距离或突发接敌时,拥有一击制敌的解决手段。
这使得动力甲既能扮演移动炮台的角色,又能在敌人突入内圈时,给予其无法承受的致命打击。
陈瑜的处理器快速模拟着两种配置在不同战场环境下的表现。
“第二个方案,或许更符合当前驾驶员的……性格特质。”他低声自语,猩红镜头微微闪动,“但成本与后勤压力,需要仔细权衡。”
他没有立刻做出决定。
这些武器模块的设计与试制需要时间,而瓦莱丽与动力甲之间的磨合也远未结束。
“记录这两个方案。”陈瑜对伺服颅骨说道,“将重武器模块的技术参数发送给死亡世界基地,安排学徒进行生产。”
他调出武器接口数据,继续吩咐:“同时,把这些标准化接口协议发给军用科技。让他们基于这个框架提供几种本土武器方案。”
伺服颅骨发出确认的嗡鸣,立即开始执行双重指令。
陈瑜注视着数据传输进度。让两个世界的技术思路在这个节点上交汇,或许能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战锤宇宙的武器威力毋庸置疑,但这个世界的技术在某些特定领域或许能提供不同的视角。
“看看他们能拿出什么方案。”他低声自语,随即转身走向主控台。武器模块的生产需要时间,在这期间,他还有更多数据需要分析。